罪犯减刑的意义有哪些
罪犯减刑的意义有哪些
减刑,从其手段和目的来看,他不是对原判刑期的改判,也不是对犯罪分子减轻或者从轻处罚,而是一种奖励措施,制定激励犯罪分子认罪服法、悔罪自新的法定条件,在刑罚执行过程中,犯罪分子符合法定的减刑条件,依法适当减轻其原判的刑罚,但是这种减轻其原判刑罚的限度也受到法律的限制,如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通过一次或数次减刑后,其实际执行刑期不能少于十二年,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经过一次或数次减刑后,其实际执行刑期不少于十年,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经过一次或数次减刑后,其实际执行刑期不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
罪犯可以减刑的条件是什么
(一)对象条件
减刑只适用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只要是被判处上述四种刑罚之一的犯罪分子,无论其犯罪行为是故意还是过失,是重罪还是轻罪,是危害国家安全罪还是其他刑事犯罪,如果具备了法定的减刑条件都可以减刑。
这里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都属于自由刑的范围。其中,管制是限制自由刑;拘役、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是剥夺自由刑。由此可见,我国刑法中减刑,主要是指缩短自由刑的执行期限,因而与其他刑罚执行中的减轻制度得以区分。
(二)实质条件
减刑的实质条件,是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和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或者有立功表现。一般地说,犯罪分子在服刑中的悔改表现和立功表现是统一的。但也有些犯罪分子有悔改表现而无立功表现,或者有立功表现而无突出的悔改表现。刑法规定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都是减刑的条件。犯罪分子只要具备了其中之一,就可以减刑。当然,如果既有悔改表现又有立功表现,则可以在法定的减刑限度内给予更大幅度的减刑。
(三)限度条件
减刑的限度,是指犯罪分子经过减刑以后,应当实际执行的最低刑期。减刑的限度为: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1/2;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13年;限制减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25年,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25年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20年。
根据新的规定,职务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和金融诈骗犯罪、组织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这三类罪犯判死缓入狱后,减刑后的最低刑期将比原来延长5年,最低不少于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