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愿的精卵交易合法吗,存在哪些法律风险
自愿的精卵交易合法吗
前段时间在某高校论坛上出现了一则特殊的招聘广告,要求“非O型血女生,身高1.63米以上,皮肤白皙,报酬两万元”。这则广告引起很多人的热议,经调查后发现,发帖人是为了购买卵子做试管婴儿。
关于买卖精子、卵子以及代孕的相关话题又一次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那么,自愿买卖卵子是否违法,极力促成交易的中介以及相关的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又该承担何种责任呢?
自愿的精卵交易合法吗
国务院卫生部2001年颁发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第3条明确规定,“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应用应当在医疗机构中进行,以医疗为目的,并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伦理原则和有关法律规定。禁止以任何形式买卖配子、合子、胚胎。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不得实施任何形式的代孕技术”。因此,即使是自愿进行的精子或卵子的交易仍然是不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公民个人之间签订的买卖精卵的协议涉嫌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而往往被法院认定为无效合同。
交易当事方需承担哪些责任
在精卵交易中,除了买卖双方当事人以外,往往还存在作为桥梁的中介公司以及实施代孕技术的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一般都是先由中介通过互联网发布非法广告,招揽卵子买卖双方,收取佣金后,再介绍到非法医疗机构取卵或进行人工辅助生殖。
一、行政处罚
(1)对于未经批准擅自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非医疗机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其停止执业活动,没收非法所得和药品、器械,并可以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以下的罚款;
(2)对于医疗机构,诊疗活动超出登记范围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予以警告、责令其改正,并可以根据情节处以3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3)对于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医疗机构存在违法行为的,则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3万元以下罚款,并给予有关责任人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刑事处罚
依据法律规定,当前在精卵交易中最可能涉及的刑事罪名主要包括非法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非法经营罪、故意伤害罪等。
(1)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根据《刑法》第234条规定,“组织他人出卖人体器官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辞海》对器官的解释是,多细胞生物体内由多种不同组织构成的结构单位,具有一定形态特征,能行使一定生理功能。按照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器官是几种不同的组织结合成具有一定形态和功能的结构,如心脏、肾、肺等。由于精子、卵子不属于人体器官,因此就目前的法律规定来看对于买卖精卵的中介很难将其行为定性为组织买卖人体器官罪。
因此在理论和实务界都有很大的呼声希望可以在刑法中增设“买卖人类精卵罪”等相关的罪名,将买卖人体精卵的行为纳入刑法规制的视野之内。
(2)非法经营罪:根据《刑法》第225条对非法经营罪的规定,构成该罪的前提是“违反国家规定”,而根据相关司法解释的“国家规定”专门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和决定,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规定的行政措施、发布的决定和命令。对于违反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的行为,不能认定为“违反国家规定”。《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是由国务院卫生部制定的,属于部门规章,因此买卖配子(包含精子、卵子)、合子(受精卵)、胚胎的行为很难将其定性为非法经营罪。
(3)故意伤害罪:卵子买卖是一种需要借助卵子提取手术才能完成的交易行为。而卵子提取技术属于一种侵袭性手术,有可能会对供者造成健康损害,例如导致供者出血、感染等。为了获取卵子,多数需要用激素类药物促进排卵,因而容易引发多种并发症,如过度刺激卵巢,导致供者输卵管堵塞,造成不孕、宫外孕等问题;而严重者甚至可能会出现脑血栓、肾功能障碍、内分泌紊乱。
然而,操作者在取卵过程中往往会更注重取卵的结果而相对忽视取卵的过程,漠视对供者身体与精神的呵护,这使得以商业为目的的取卵行为往往潜藏着更大的健康风险。因此司法实务中也存在将中介机构罔顾生命健康与安全引诱他人出卖卵子的行为定性为故意伤害罪的司法判决。
温馨提示
由于精卵交易不涉及性行为而且获利快,在中介公司以及部分医疗机构的参与下,地下的精卵交易市场非常活跃,如同案例1中所述,诸如此类的招聘信息已经屡见不鲜,有的甚至为精卵交易披上了合法的外衣美其名曰“捐赠”。然而即使是所谓的“捐赠”也极可能被认定为无效协议。对于供卵者而言,由于获取卵子往往需要用激素类药物促进排卵,极容易引发多种并发症,严重危害身体健康。而对于不孕家庭而言,也存在诸多风险,由于中介机构也存在层层转包,供卵者也多是通过网络进行招募,很难保证供卵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