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房价的调控预测:房价开始跌

  证券公司给出的报告说,他们调研了上海、南京和苏州三个城市,政策调控目前已经造成如下影响:

  a)**高华调研的四个项目均在推迟他们的新楼盘发售,因为他们希望楼盘价格相比上半年能上涨20-30%;

  b)南京政府设定了每个地区的房价限额;

  c)苏州在年底前都不会发布任何新的预售许可证。

  报告是这样得出结论的:开发商和中介称,等待观望情绪近几周来加强,价格下降预期逐渐形成;所以,明年2月或3月或将迎来首次价格调降。

  同时还表示,“香港上市的内地房产商的股票价格已经反映了负面市场前景,但由于缺乏刺激因素,股价或将维持在目前较低水平。”

  现在政府发布的数据,都说热点城市的房价要么已经不太涨,要么是下跌的。当然,这些数据肯定是真实的;但这些数据是通过高度行政化的干预来实现的,就是说,让地产商按政府设计的价格来卖房子。

  所以,这样的数据,未必能全面反映市场。但是没关系,如果我们天天在媒体上看到的都是要降价的新闻,那么我们就会逐渐相信这种预期。这差不多就是「戈*尔效应」。

  随着10月份楼市各项指标数据出来,大家可能都已经明白,楼市的拐点在行政压力下已经真的出现了。那么,观望的人会继续持币等待,而供血不足的房地产开发商最后也会沉不住气,开始降价。这好像是不用那么深奥的报告就能明白的道理吧。

  你以为光是房价降了就完了?NO!

  策略师CharlesHimmelberg率先预告明年将会出现的经济现象,除了房价要降,还有十大惊奇在等着我们。以下我就把它们列出来,让大家能为未来做好准备。

  当然,这些惊奇有的也是“惊吓”:

  1、亚股回报回升

  高盛预计明年投资者所得回报将略为回升,但仍维持低水平。最有增长动力的将会是亚洲股市(但不包括日本),料回报率达12.5%,远高过今年的3.8%。不过,日本股市的回报率或在明年跌3.7%,低过今年的5.2%。

  2、美国财政提速

  美国候任总统特*普强调将加大基建开支,淡化选前曾提及的贸易保护主义及驱逐移民政策,为大市带来“追逐风险”的情绪,并憧憬财政刺激政策将带动当地的经济增长。

  3、贸易战未必爆发

  高盛相信没有爆发贸易战的风险,预计一些贸易协议,例如北美自由贸易协议(NAFTA)的再谈判只会聚焦改善美国制造业的前景,虽然特*普威胁向外国征收惩罚性关税,但口水战成分更多。

  4、新兴市料反弹

  新兴市场最近因特*普当选而受压,但料不会持续至明年,一般美国经济和息口同步上升时,新兴市场资产如股市会做好。

  5、人民币贬到明年

  人民币人为贬值,如去年8月突然贬值的情况明年会继续,预期在岸人民币在未来十二个月将跌至7.3兑一美元,其贬值幅度预测较市场的预计还要大。

  高盛全面下调人民币兑美元预测:将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在岸人民币兑美元预测分别下调至7.00、7.15和7.3,之前分别为6.7、6.8和7.00。此外,将底和2019年底的在岸人民币兑美元预测下调至7.6和7.65,原先为7.3;预计2020年底在岸人民币将贬至7.70。建议通过12个月无本金交割远汇来做多美元/在岸人民币,目标价为7.3,止损位为6.75。

  6、日本推出创新货币政策

  日本央行引入“收益率曲线控制”机制,预示将有一波创新货币政策,预料将有更多类似“贷款融资”的计划出炉。

  7、美企走出衰退

  随着全球经济站稳阵脚及油价自二月低位反弹,美企明年将走出“收入衰退”,料标普500成分企业明年每股经营溢利升10%,标普500明年底目标为2200点。

  8、发达国通胀升温

  除美国外,预料中国、日本和欧洲均会加大公共开支,这些经济体的通胀压力势告上升。

  9、信贷违约受控

  虽然企业资产负债表疲弱,但由于明年美国经济衰退风险低企,料违约率将受控。

  10、美联储收紧银根

  考虑到特*普承诺推出大规模财政刺激措施,美联储将需要加快收紧银根,以应对金融市场环境放松。不过,明年金融市场环境是否真能放松仍是未知数。

  你可能会说:“哎呀,这都是专家的分析,专家不能代表国家政策,要政府的话才可信!”

  既然你诚心诚意地发问了,那我就大发慈悲地跟你说吧:

  楼市的调控政策还会持续到明年,甚至是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刘*伟指出,随着10月份以来各地信贷政策陆续调整,加之11月21日央行降息,政策叠加效应对房地产销售产生积极影响,11月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较10月份有所放大,为年内新高,房价环比降幅进一步收窄。但由于去年同期房价基数较高,11月份房价同比仍然下降。

  这是实话实说,有数据支撑,有威信保证!

  经历过多次“狼来了”,无论是房企还是个人,都已经十分淡定了。面对“史上最严调控”,不少人不屑地说,这只不过又是一次“狼来了”罢了。确实,过往的数据无一不表明,调控都是越调越高。可是,这种淡定有时候也是愚昧甚至可怕的。长远看,中国股市也是涨的,但是,你要是去年最高点买入,现在一定很痛苦。

  别老是说酸话!

  每一轮调控,都是一次洗牌,应对正确的企业会越发强大;而无力支撑的企业,再也看不到下一个春天。如何安然度过这个冬天,对其来说是生存和死亡的问题。

  此次调控是中央统一部署,不会很快结束。

  930调控之后,有人抛出中国经济还在下行,而房地产是经济的支柱产业,因此,调控很快会结束的观点。这样的看法跟去年股灾结束一两个月就期待下一个牛市到来一样——犯了幼稚病。

  一、这次调控是一次统一部署的行动

  2013年之前,楼市调控由中央层面统一出台政策,各地执行。这可以使得步调一致,威力大,弊端是会错杀无辜。因此,2013年之后,楼市调控的权责被下放到了地方,以便于因城施政。

  不过,中国经济格局是“县域竞争”(又称“地方政府竞争”),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认为县与县之间在土地的利用上展开的竞争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根本原因。

  这种格局下,各地的行政长官其实都担负着两种角色:一是经济发展职能,二是社会管理职能,而且在过去的三十多年时间里,前者通常要大于后者。因此,一地的最高行政长官其实是政治企业家。

  分税制改革以后,地方政府的钱权和事权不对等,地方经济要发展却没钱,只能卖地。张五常就表示,没有卖地的钱,今天在世界地图上不会找到深圳。

  因此,权力下放到地方的初衷是好的——因城施政。但是,对于急需资金发展地方经济,以利于自己升迁的政治企业家来说,调控等于自断手脚。此前,一些热点城市也出台了一些政策,但停留在饶痒痒的层面,就是很好的例子。因此,才有后续21城先后宣布调控,这样密集的政策出台,没有统一部署,是不可能的。

  从过去中央层面调控的周期看,此轮调控会持续2年左右的时间。从从2008年至今,我们已经经历了三轮由政策放松、收紧、再放松导致的房地产短周期,每一次的周期都大约是2年。

  二、成交量已大幅下滑,价格也会降

  楼市调控一直就像“扬汤止沸”——仅仅把需求舀出去,最多只能短暂止沸。因此,每次限购限贷的政策出来,都有人质疑——限购政策成了涨价的预警信号、涨幅限制成了涨价的保底令牌。

  不过,客观地说,如果没有调控,或许房价上涨得更快。目前,若从成交数据上看,本轮调控已经对楼市形成了降温甚至速冻的效果。而且,政策的执行力度正在一步步强化,丝毫没有放松之势。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10月1日~30日,受新政影响的22座城市,成交量出现明显下调,跌幅达40%左右。全国54个城市合计签约商品房住宅270164套,较9月下降15%,而且进入11月之后,成交量还在进一步萎缩。

  调控的效果有一定的滞后。鉴于本轮调控是自2011年之后最严厉的、波及范围最广的一次房地产收紧调控,力度之大,已对预期产生较大影响。随着调控措施深入,楼市必然进一步降温。

  请大家做好熬到的准备。

  亲儿子犯了错最多吊起来打一顿,不可能一棍子打死,但是儿子太调皮了,总要打得狠一点才能收场。房地产就是亲儿子。那么,亲儿子何时能够再次受宠呢?

  部分专家认为,房地产是中国的支柱产业,目前经济呈L行走势,对楼市低迷的承受时长最多只有9个月,而6个月之后,调控的负面效果就会大面积呈现,因此,明年3月之前会维持调控的高压态势,待3月两会召开完毕,4月份就会开始宽松……

  真是此恨绵绵无绝期啊!

  对于地产商来说,跟政府僵持在那里也不是办法。毕竟,现在是特殊时期,房价不是经济问题,而是政治挂帅的一个象征。充满行政色彩的干预什么时候才会退出?恐怕只有等房价真的下降的时候。

  如果地产商想要一个健康稳定的楼市,那就只能先降价。

  善于投降,留下了千年古城布拉格。你回味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