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做微商需谨慎,谨防变成违法行为

  通过微信对话生成器、订单生成器、转账生成器等软件伪造照片。这些软件,可以随意设置买家和卖家的微信名称、头像和聊天内容,转账记录也可以任意设置,为了逼真,甚至电池电量、运营商都可以自行选择。为了制造生意火爆的假象,增加产品的可信度,个别微商利用这类软件自说自唱杜撰微信聊天记录和转账记录,还会使用另一款手机支付截图生成器的软件来伪造一笔笔的支付宝转账记录,然后将这些自制的网页晒到朋友圈,让大家信以为真。朋友看到火爆景象,就会做代理,然后形成循环,同样卖不出货,继续寻找下线。

  这种寻找代理模式,一步步从微商演变成传销。

  什么是传销?

  组织者或者经营者发展人员,通过对被发展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或者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或者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取得利益。传销最大的特点就是奖金分配制度是金字塔分配。

  如何鉴别微商是否具有传销性质?

  1、是否收取入门费

  传销必须缴纳一定的高额会费或购买高额产品才能入会。而微商是低门槛或者零门槛成为经销者,比如我们周围就有很多不压货不库存无代理费的微商品牌。

  2、商品价值价格是否差距巨大

  传销的话一般商品价值低,而价格高,这是要为各级下线留出赚取差额的可能。如果发现商品的价值和价格很大差距,就很可能是传销。

  3、商家是否只关注“卖”不关注“买”

  一般商家会关注商品的销量、用户的消费体验、能否商品改进等,但如果只关注怎么卖货,是传销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4、是否分等级销售

  这是十分关键的一点。正常的话是多销多得。但微商是上一个代理者拉下线,所赚金额一定比下线多,鼓励你越早加入,拉越多的下线。无论后入者多努力,也不会单个商品所赚金额超过上线,也就是金字塔分配制度。

  曾经误入传销的刘女士称,一个一级下有三个二级,如果一级是挣一万的,二级是八千,二级如果继续发展下线,会赚的比八千要少,传销组织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发展下线。

  5、是否采取欺诈手段

  严女士称当初朋友承诺自己月入千万,然而成为“微商”之后并没有多少生意,于是朋友告诉他你可以使用微信对话、订单、转账生成器,伪造繁荣景象,通过这种手段吸引更多的人来加入,也就发展成了她的下线。

  法律明文禁止传销行为

  《禁止传销条例》第七条规定,下列行为,属于传销行为:

  (一)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对发展的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滚动发展的人员数量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包括物质奖励和其他经济利益,下同),牟取非法利益的;

  (二)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交纳费用或者以认购商品等方式变相交纳费用,取得加入或者发展其他人员加入的资格,牟取非法利益的;

  (三)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形成上下线关系,并以下线的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上线报酬,牟取非法利益的。

  《禁止传销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

  组织策划传销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没收非法财物,没收违法所得,处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介绍、诱骗、胁迫他人参加传销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非法财物,没收违法所得,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参加传销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处2000元以下的罚款。

  传销行为构成犯罪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

  组织、领导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传销活动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案例:

  首例微信传销案的当事人陈志华,靠一张嘴到处忽悠“月入百万微信营销商业模式”,329人受骗,向他缴纳了461万余元现金。以推销微信服务为名,要求参与者缴纳一定的费用成为其微信代理商,并按照一定顺序组织层级,以直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依据,引诱参与者继续发展他人,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构成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

  总结:

  微商是互联网思维接地气的表现,但随着媒体的大量披露和报道,口碑直线下降,在一片繁华的背后,总有传销的鬼影在晃动。披着互联网外衣的新型传销手段使得本来无罪的微商,被冠之以“微传销”的坏名声。不是所有的微商都是传销,微商本无罪,传销坏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