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犯罪的新动向及特点是什么
1、未成年犯罪突出。某检察机关在审查批捕的刑事案件中2000年1月以来,未成年犯罪的人数有递增的趋势,且多数为初中及以下在校学生,已成为一个值得重视的社会问题,应当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从所办理的案件可以看出,未成年犯罪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追求物质享受为目的财产型犯罪较突出;二是在校学生犯罪占有相当比例;三是犯罪年龄均较小;四是团伙犯罪居多,参与成年人一起共同实施犯罪活动;五是作案手段成人化、智能化,恶性程度也不断加剧。
2、女性犯罪不容忽视。近年来,女性涉嫌犯罪的人数逐渐增多,而且所犯罪行比较严重。有的涉嫌重大杀人,犯罪案件,有的涉嫌毒品犯罪等,这已成为危害社会,影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类人犯罪呈现以下特点:一是文化程度较低;二是中青年女性居多;三是家庭暴力引发的犯罪多;四是造成的后果严重;五是作案方式较为隐秘。
3、引诱、容留、介绍卖淫案呈上升趋势。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商品经济也快速发展,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也随之改变,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一些只重视经济而忽视了精神文明建设的现象,使一些受“金钱万能”的刺激走上了容留、介绍卖淫的犯罪道路。尤其是目前社会服务领域和文化娱乐场的扩大,管理难度加大,导致这类犯罪呈上升趋势。
4、妨害职务行为犯罪案有增多的苗头。我们当前正处在一个由市场经济向法治经济转型时期,社会内部必然存在着种种因利益而引发的矛盾,其中某些矛盾将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出现一些新情况和新变化。有的人对某些执行公务的人员会产生一些抵触情绪,造成矛盾激化,进而上升为刑事犯罪。涉嫌这类犯罪的特点:一是农民和无业人员较多;二是个体工商户占有一定比例;三是有群体特征。
二、成因分析
1、精神污染,是诱发未所年犯罪的主要原因。西方腐朽、没落文化乘虚而入,淫秽物品和渲染色情、暴力的影视书画禁而不止,毒化社会风气,让一些未成年人走上了犯罪道路,如我县近年来发生的抢劫、强奸等青少年刑事犯罪与这些不良社会影响有密切联系。
2、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片面性也是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外部原因。家族成员不和睦或结构残缺,父母的不良嗜好让一些子女在社会上寻求归属和精神刺激;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以及部分学校管理混乱,校风不正导致了把一部分学生推向了犯罪的边缘,社会上的市场经济大潮下的“拜金主义”也从很大程度上扭曲未成年人的灵魂。
3、恋爱、婚姻、家庭关系处理不当是诱发女性犯罪的重要因素。
4、部分群众法制观念淡薄,是非观念模糊,自控能力差,是妨碍公务犯罪发生的直接因素。部分群众接受法律、法规、政策的学习时间少,不知道什么是违法或犯罪,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有的盲目以为法不治众,只顾追求个人得失,不顾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置法律于不顾,不惜以身试法。
三、对策建议
(一)强化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要加大对娱乐场所、网吧等公共场所的管理,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作用,提高未成年人的文化素质,进一步净化社会环境。
(二)要重视女性教育。要让她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婚姻家庭观,妥善处理好社会关系,增强法制观念。对生活感情方面遇到的困难和挫折要通过正常渠道解决,切忌以身试法。另一方面,全社会要树立关心、理解、尊重女性的良好风尚,给女性创造一个良好的就业、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