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涉医违法犯罪处理的原则

  主要内容

  第一、切实提高涉医事件现场处置能力

  一是医疗机构要高度重视涉医事件的早介入、早处理,积极做好前期处置工作。对威胁、恐吓、侮辱医务人员的,要坚决依法制止,并迅速报警;对“医闹”等聚众滋事的行为要采取果断措施,维护现场秩序,防止事态扩大;对故意伤害医务人员的,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有效制止犯罪活动,依法控制犯罪嫌疑人,及时移交公安机关。

  二是完善警医联动机制,建立突发事件处理快速反应机制,畅通信息沟通渠道。公安机关接到报警后,应当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并迅速控制现场局势,防止事态激化,警力相对薄弱的基层公安机关应当边出警边向上级请求警力支援。

  三是推动完善院内调解、人民调解相结合的医疗纠纷调解体系,及时做好医疗纠纷调处工作。患方明确拒绝调解的,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组织或医疗机构要积极、主动协助患方通过合法途径处理医疗纠纷。医疗纠纷责任未认定前,医疗机构不得赔钱息事。

  第二、进一步加强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管理

  一是优化服务流程,改善医疗服务,加强医患沟通,深入开展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严格落实实名制预约挂号制度,加强号源、床位等医疗资源管理,维护公平就医秩序。

  二是健全医疗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体系,规范诊疗服务,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提升患者安全管理水平。完善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制度,完善质控评价指标体系。医疗机构应当完善危重症患者诊疗预案和应对制度,强化产科、新生儿科等重点科室风险控制。

  第三、及时做好信息发布及信息沟通工作

  一是是做好信息发布工作,完善涉医案事件信息发布预案,对于恶意炒作、报道严重失实的,做好舆论应对,及时发声、澄清事实。对于恶意炒作引起社会不良影响的,医疗机构应当向有关部门反映,依法维权。

  二是做好信息上报工作,发生涉医违法犯罪案件,医疗机构按照相关要求及时上报。医疗机构发生涉医违法犯罪案件,应当及时将有关情况上报属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并逐级上报至国家卫生计生委。其中,涉及死亡、重伤或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医疗机构应当立即报告属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当地综治组织,并在12小时内上报至国家卫生计生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