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内部审计的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公司内部审计监督,使审计工作制度化、法制化,根据国家审计法规结合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审计机构和人员

  第二条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方案有:

  1、设立审计部,配置若干专职人员;

  2、附属财务部,设专职审计人员;

  3、不设机构、专职人员,聘请外部兼职审计人员。

  公司根据发展规划,逐步形成多层次、多功能的审计监督体系。

  第三条内审人员应具有一定的政治素质、审计专业职称、专业知识和审计经验。

  第四条内审人员必须依法审计、忠于职守、坚持原则、客观公正、廉洁奉公,不得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公司应对审计人员工作进行奖励和处罚。

  第五条内审人员按审计程序开展工作,对审计事项应予保密,未经批准不得公开。

  第六条内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受法律保护,任何部门、个人不得阻挠和打击报复。

  第三章审计对象、范围和依据

  第七条内部审计的对象:

  1、公司各职能部门、员工;

  2、公司全资子公司、分公司、控股公司;

  3、公司参股企业的派驻人员;

  4、总经理认为需要检查的其他事项和人员。

  第八条内部审计范围:

  1、与财务收支有关的经济活动;

  2、财务计划的执行和决算;

  3、公司资产的使用、管理及保值增值情况;

  4、基建工程预、决算的真实合法性;

  5、国家财经法律、法规执行情况;

  6、公司领导离任的经济责任;

  7、管理活动、行政活动;

  8、其他认定事项。

  第九条内部审计依据:

  1、国家法律、法规、政策;

  2、公司规章制度;

  3、公司经营方针、计划、目标;

  4、其他有关标准。

  第四章审计种类和方式

  第十条公司内部审计包括:

  1、财务收支审计。对被审单位财务收入的合法性、真实性进行监督检查。

  2、专案审计。对被审单位及人员违反公司经济纪律问题进行审计查处。

  3、专项审计。包括:

  (1)管理审计。对被审单位管理活动的效率性进行审计。

  (2)效益审计。在财务收支审主计基础上,对其经济活动效益性、合理性进行审计。

  (3)任期审计。对被审单位负责人在任职期间履行职责情况进行审计。

  (4)审计调查。对公司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题调查。

  第十一条公司内部审计方式有:

  1、报送(送达)审计。

  被审单位接到审计通知书,应在指定时间将有关材料送审计机构接受审计检查。

  2、就地审计。

  审计人员到被审单位进行审计,后者提供必要的工作、生活条件。

  第五章内部审计和内容

  第十二条内部审计的内容包括:

  1、财务计划及其预算的执行的决算;

  2、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立项、资金来源,以及预处算、决算、竣工、开工审计;

  3、资产管理情况;

  4、经营成果,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

  5、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严密、有效性;

  6、重要经济合同、契约的签订;

  7、各部门、下属企业领导离任审计;

  8、联营、合资、合作企业和项目投入投入资金、财产使用及其效果;

  9、配合国家审计机关和审计(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有关部门的审计;

  10、其他交办审计事项;

  11、向总经理室、审计机关报送审计工作计划、报告、统计报表等资料。

  第六章内部审计的主要职权

  第十三条内部审计行使下列职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