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之后会不会关在当地监狱
犯罪之后会不会关在当地监狱
未成年犯罪被关在哪里
未成年犯应当在未成年犯管教所执行刑罚。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罪犯被交付执行刑罚的时候,应当由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在判决生效后十日以内将有关的法律文书送达公安机关、监狱或者其他执行机关。
对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由公安机关依法将该罪犯送交监狱执行刑罚。对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在被交付执行刑罚前,剩余刑期在三个月以下的,由看守所代为执行。对被判处拘役的罪犯,由公安机关执行。
对未成年犯应当在未成年犯管教所执行刑罚。
执行机关应当将罪犯及时收押,并且通知罪犯家属。
判处有期徒刑、拘役的罪犯,执行期满,应当由执行机关发给释放证明书。
狱内职务犯罪行为的界定及特点
狱内职务犯罪是指在监狱系统内代表国家执行公务的人,在监狱管理活动以及刑罚执行活动中,不履行职责或违法履行职责或者利用职权获取非法利益,玩忽职守而干扰国家司法活动,侵犯了司法职务的廉洁性,并依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狱内职务犯罪行为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高级别职务的监狱民警职务犯罪比例较高
在监狱担任一定职务的监狱长、副监狱长、大(副)队长、中(副)队长,这些狱警大部分曾经或常年在一线管教过服刑人员,一般都拥有某项分管权。他们在对服刑人员的工作调动、计分考核等狱内劳动改造中拥有处置权,因此“以权谋私”就有了存在的可能性,刑罚执行的秩序易受到威胁。
2、犯罪行为类型多样化
从黑龙江省内的(区、市)调研情况看,监狱民警职务犯罪的类型涉及面较广,从典型案件来看,涉及受贿的约占50%;涉及徇私舞弊办理假释、保外就医的约占35%;涉及玩忽职守造成罪犯脱逃的约占10%;涉及体罚虐待罪犯的约占5%。
3、涉案狱警具有反侦察能力,作案手段隐蔽且持续时间较长
监狱民警队伍中大部分是从警察学院或者政法学院毕业,接受过法律、侦查学的专业教育,随着监狱民警工作阅历的丰富,犯罪行为及方式也愈渐隐蔽。从典型案件上看,犯罪持续3年至10年的占55%,最长的达到13年。
4、“利益共同体”的集体腐败时有发生
近几年来,狱内职务犯罪呈现出一种新特点,就是在多人涉案的地区存在着“一人被查,多人中枪”的上下层级关系并且逐渐发展成“既得利益”共同体,彼此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由于监狱系统相对封闭,人员来源相对单一,流动性慢,因此易发生相互包庇的群体性作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