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房市场不能交易哪些房屋
一、二手房市场不能交易什么房屋
1、在农村集体土地上兴建的房屋。
也就是俗称的“小产权房”。“小产权”实际上就是没有产权,这类住房不能取得房屋所有权证,不受法律保护。
2、未依法取得权属证书的房屋。
房屋所有权证是房屋所有权人享有所有权的唯一合法凭证。在未取得房屋所有权证之前,还不能确定房屋的合法所有权人,这样的房屋是无法进行转让的。转让此种房屋,可能会导致买卖合同无效,或无法办理过户。
3、已抵押的房屋,但未经抵押权人书面同意转让的房屋。
《民法典》明确规定,抵押期间,抵押人未经抵押权人同意,不得转让抵押财产,但受让人代为清偿债务消灭抵押权的除外。
4、未经其他共有人书面同意转让的共有房屋。
共有人处分房屋,必须征得其他共有人的书面同意。因为在共有的状态下,共有人对房屋均享有权利。如果共有人之一擅自将房屋出售,实际上是将其他共有人所占有的房产份额也进行了处分。
5、权属有争议的房屋。
权属有争议意味着产权主体的不确定性,产权到底属于谁还未作出最终结论,此类房屋禁止出售。
6、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的房屋。
7、已被司法和行政机关裁定、决定查封或以其他形式限制房地产权利的房屋。
8、禁止转让的其他房屋。
二、如何避免二手房交易纠纷
1、房地产市场太热。许多纠纷系一方在销售房屋后,办理过户手续过程中,发现房价波动,于是导致反悔,以种种借口不办理过户手续,另一方起诉至法院。
预防对策:对此,购房方不但要与卖房方签订合同,还要提前考虑房价上涨等因素约定好违约赔偿责任,并在能够办理过户手续时及时办理,避免对方反悔。
2、二手房交易手续复杂,导致交易过程中双方当事人产生不信任,交易难以进行。
预防对策:买卖双方都要在交易时充分了解房屋买卖需要的各种手续,最好选择专业人士提供法律意见,再慎重签订合同。
3、中介机构的不规范行为导致纠纷。由于买卖双方常常通过中介机构建立联系,进行交易,而中介机构本身的机制和人员素质不一,常常在签订合同或办理手续时出现问题,甚至合同约定内容与三方谈判时表达的意思不一致,导致当事人对合同履行内容产生争议,从而提起诉讼。
预防对策:买卖双方在交易时应当选择正规的中介机构,交易前应当充分了解各种事项,并对双方谈定的内容以书面形式约定好。
4、缺乏诚信,隐瞒真实信息导致纠纷。当事人为了促成交易,往往隐瞒真实信息,如房屋质量问题、居住环境问题,在签订合同后另一方发现从而提起诉讼。
预防对策:购房者可以在购房前向物业、邻居、开发商了解情况,最好到现场看房,并对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如何承担作出约定。
6、涉宅基地房屋主张交易无效。房屋价值的上涨,同样还导致许多农民将宅基地房屋销售给城镇居民后反悔,从而起诉。
预防对策:因为法律禁止城镇居民购买宅基地房屋,故而建议城镇居民不购买这类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