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顶费购买房屋处分权

  房地产市场分成保障型和市场型两种层次:市场型完全放开;保障型由政府引导市场力量介入,同样进行市场化运作。这是上海市房产经济学会副会长、上海财经大学房地产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印堃-华教授希望看到的房地产市场格局。他设想,以“顶”费模式,买断一定时限的房屋处分权,以此可以盘活整个房屋租赁市场。

  经过长久酝酿,上海已经开始启动用于保障的租赁房源建设,可能的一种运作模式是由地产集团或者其他机构购买房产股权的80%,也就是政府收购80%,其余20%用折算租金的形式收取。而在印堃-华教授的设想中,对于住房租赁还有更完善和更系统的构架,比如将政府收购的份额下降到50%,也可以允许社会其他资金,如基金或者一些机构、企业参与投资,普通老百姓也可以通过一种特殊的“顶费”形式,参与分享房地产增值的收益。

  “这只是我个人的设想,具体政策正在研究。”虽然印教授一再强调只是设想,但记者认为不妨从专家的角度来探讨一二,毕竟上海的住房租赁建设刚刚开始。记者同时获悉,市房地局已经开始对“顶”费模式的调研。

  出“顶”费买“处分权”

  动迁补偿费虽然为数不少,但对于困难家庭来说,可能仍然不足以支付购买一套新房的房价。如果要买房,仍然还要自行筹措一笔不菲的费用,否则就无法改善居住条件。这是相当一部分动迁居民正面临的难题。对于他们来说,即将试行的租赁配套商品房给了一个购房之外的选择,可谓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尤其是对一些特殊群体,比如一对老夫妻,买一套产权房已经意义不大。印教授告诉记者,“对于这样的群体,交一个‘顶’费,这样就可以很低的租金,在相当的一个年限内使用该房产,余下的一部分动迁补偿费用,就可以用来改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顶费”一词,最早出现在解放前的上海租界里。当时,不少洋行成片建造房子后,由个人出资“顶”下房屋的使用权永租权,其后可自用、转租,并可继承。印教授进一步解释说,“顶”费即为买断使用权。而根据其解释,记者将之理解为买断约定期限内的房屋“处分权”。

  具体而言,居民出“顶费”买下一段时间内房子的“使用权”后,入住后每月仍然要交租金,而租金的数额则为市场租金减去一定比例(该比例即为起初买下“使用权”的钱所占总价的比例)。在这段时限内,出了“顶”费的居民如果经济条件宽裕,也可以出资购买产权而无需再支付租金,“顶”费可以折算成房价的一部分,对大房东来说,“顶”费则分散承担了部分的投资风险,所以也愿意这样操作。

  构建各有所得的“三赢”局面

  实行“顶费”模式,会形成一个参与者均有所得的“多赢局面”。印教授分析,对于发展商来说,可以迅速获得现金流,分散投资风险,也可以这部分现金流作担保,向银行借贷,用于滚动开发。所收“顶”费也基本可抵消建造成本;对于“顶”费的支付者来说,虽然拿到的是使用权房,但一般来说,地段相对较好,今后每月缴纳租金相对便宜,低于市场租金,而且这种处分权可以转让,可以继承,甚至可以溢价买卖,有可能成为一个投资产品;对于政府来说,今后不可能继续由国家投资建造“公房”再低价出租,“顶”费模式可以6%-8%的投资回报率吸引一批民营企业、投资机构和自然人等社会力量参与作“大房东”、“二房东”,盘活了市场。

  印教授最希望倡导的一种模式是,发展商开发后,由投资机构将租赁权买下,以稳定的现金流作为收入,还可以通过封闭式基金模式打包出售给个人,使投资者有了长期稳定的租金收益,以及有机会分享房地产增值带来的收益。

  这种模式其实相当于商业地产中比较常见的经营权出让。印教授强调,这并非完全创新,而是将老模式进行改造,使之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这种模式也能够解决目前动拆迁过程中房源少的瓶颈。

  市场化解决保障难题

  印堃-华认为,成熟的房地产市场应该呈现出以下格局:市场以二手房的租赁为主,租赁交易量大大超过购买交易量;存量房交易为辅,处于第二位;而新建商品房的交易量位于最后。这样格局才算相对合理,而上海目前以新建房源交易占据绝对优势的局面,只能是说明市场处在发育初期,尚不成熟。

  他指出,目前市场对于新建商品房有旺盛的需求,很可能10年后就不复存在。上海作为经济和金融中心,今后会有很多初次创业者和就业者涌入,大力发展租赁市场是大方向。但是,上海的售后公房和农民租赁房越来越少,充分发展租赁用房会有强大的市场前景。

  租赁房市场应该多发展小户型。商品房不仅要控制单价,更要控制总价。比如杨浦区的新房8000元/平方米。可是它旁边的46平方米老公房,在市场上出售可能单价更贵。因为小户型的总价低,造成客观上的供不应求。目前市场上开发商建造的小户型往往走高端路线,吸引社会资金,开发建造小户型的保障用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化解房地产市场结构矛盾。将来不妨由专业机构代理负责租赁方面的经营。国外的租赁房投资回报一般在9%-10%,如果是专业机构经营可以达到20%。以澳大利亚的房产租赁为例,个人可将其房产特别是位于风景名胜的房产拿出来,每年1个月为度假时间,余下的时间交给专门的机构经营,规模大者也可以自行经营。这种概念类似于分时度假。他指出,我国目前各地开发农村旅游房产、农家乐项目中的家庭旅馆,就是这种形式的萌芽。老百姓或者社会资金参与“顶”费模式,也可以通过此种途径获利。

  “引导保障用房市场化”一直是印教授的观点。他认为,社会保障用房的比例过大很容易在社会上产生相当的依赖心理。香港政府已经有过经验,大量持续建设廉租房,不仅使政府财力负担过重,而且对市场的打击过大。如果政府一味对于保障用房大包大揽,将来很可能会出现问题。而导入市场化,政府就可以扩大对于低收入的覆盖面。

  政府应扶持租赁市场发展

  对于实现设想中的“顶”费模式,当前最主要的困难就是机构出租住宅的税费负担过重。相对个人租房只需要承担约5%的税费,机构介入住房租赁在税费方面的负担要沉重得多,共计有5.56%的营业税、12%的房产税,两者合计已经占到收入的18%左右,此外还有要缴纳利润33%的所得税,算下来仅税费的成本就在30%,再考虑20%的管理费,余下的空间仅在50%,企业还要承担经营风险、资金成本等等,实在是无法构成足够的吸引力。

  印堃-华认为,对于面向特定租房人群,起到一定保障作用的租赁房产,政府应该提供优惠政策,启动租赁市场。他主张对土地进行明补,配套进行减免,税费实行优惠。当然政府也要相应地对房价控制提出要求。

  何为土地明补?就是假设市场价格是800万元/亩,那么用作这种建设项目的地价可以优惠为500万元/亩。这300万元/亩的差价就是政府提供的明补,同时可以要求实行限价。政府不可能长期建造大量的新房来用于住房保障。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地价进行明贴。设想是,在中、外环线之间,由政府拿出一些土地作为定向出让,开发商提出方案竞争,综合造价完全可以控制在4000元/平方米以内,开发商已经有合理的利润空间了。这样,一套面积75平方米的两房总价30万元。低收入者只需要以15万元“顶”下该房产在较长期限内的使用权,按照6%-8%的折现率计算,每月需付租金800元-1000元,租金低于市场价。如果经济条件宽裕,动迁户可自行支付另一半房款,以此获得该住房的产权。

  再比如说动迁拆除的面积是30平方米,而户主需要100平方米的新房。按照现行的做法只能是除了动迁补偿,还要自行去凑很大一笔钱支付房款。而按照“顶”费模式,可以用少得多的资金“顶”下使用权。然后,他可以自住,也可以交给一家专业公司用于投资经营,月租金水平为千分之五,一年的回报率就是6%,16年收回投资。此外还有资产增值的部分,“顶”家可以分享。6%的收益,扣除管理费,还有4%以上,这已经是非常好的投资产品了。再拿这种4%-5%的年回报率收益的产品上市,在市场上会有足够的吸引力。印教授认为,这样,完全可以通过社会投资的方式来解决住房租赁问题。

  同时,印教授认为,土地也可以进行租赁制的尝试,比如对于此类带有保障功能的定向用地,可以考虑出租土地使用权,今后再补地价。而总的原则是,在社会主义市场化的住房保障应当是“自食其力,量力而行,租售并举,逐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