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企业如何进行知识产权保护的探讨

  随着假货的不断泛滥,涉及知识产权的纠纷越来越多地影响到了我国和国际间的贸易与合作。仿冒者的手段也越来越精明和隐蔽,更加大了知识产权维权的难度。说到底,假冒和侵权行为泛滥,颠覆的是市场的有效秩序。从整个市场来说,它是无效的。从长期来说,所有市场的参与者都是受害者。近年来,国际间多起重大造假事件涉及的产品均是“Made in China”,无疑给国家的国际性形象抹了黑。经济参与者的遵纪守法是一个国家经济系统正常运行和发展的基本前提。我们都知道“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孰不知,法制体系的健全和参与者的遵纪守法就是国家那个无形的“高速公路网”。不可否认,某些不良企业法制意识的淡漠、对法律的无视和西方数百年来以契约制为根基的国家秩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秩序即经济的“游戏规则”一旦不被遵循,参与者就难免被驱入野蛮和暴力的陷阱。

  新的造假手段层出不穷

  造假者越来越多地将侵权的目标锁定在了正品的知识产权上特别是商标、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上。为了迷惑消费者,造假者连国家及国际认证标志也敢造假,诸如国家强制性3C认证和欧盟的CE认证。甚至有造假者抄袭正品的外观后,将其在知识产权局登记注册,钻了专利局对外观设计不做实质性审查的空隙。相比较而言,对发明专利的剽窃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了。这些外表上看上去相当“高仿”、又假冒了正品商标的假货,由于无法复制正品的核心技术,其质量问题是可想而知的。不知情的消费者购买了假货还以为是正品,有人到出现了质量问题拿去找正品商家理论,才知道购买的是假货。有的并没有出现明显质量问题,但使用寿命和正品相比大大缩短,普通的消费者可能到东西“用坏”都不知道自己买的其实是假货。

  工商业受害

  造假给正品制造商、消费者和整个国家都带来危害。消费者贪图便宜购买廉价仿冒品,不仅自身利益受到侵害,也给正品制造商带来不小的损失。除了仿冒之外,造假者之间还经常大打价格战,将价格一压再压,超出了自身可承受的限度。不仅对内加剧了劳资矛盾,对外也扰乱了市场秩序,越来越多的正品制造商眼看其市场份额被造假者一点点蚕食。当这种情况出现的时候,不良竞争的矛盾已经激化到了临界点,正品制造商创新的动力也被不断削弱和打击。

  消费者受害

  造假现象最大的受害者是普通老百姓和消费者。他们拿辛辛苦苦赚来的钱买来的却是价廉质劣、寿命短暂的仿冒假货。现在随着造假者的无孔不入,造假波及的范围是令人震惊的。特别在涉及食品、药物、教育、儿童用品、电器以及航空等领域,造假的危害就更是令人发指的了。像2008年轰动全国的三鹿奶粉事件、连年不断爆出的假药案、高考状元造假丑闻、学术造假丑闻、2010年江苏21万份疫苗造假重大丑闻以及同年曝光的航空公司全国200多飞行员资历造假事件等等无一不引起百姓的公愤。

  国家受害

  不仅仅是百姓受害,造假最终也使国家受害。造假的泛滥对正常劳动者的就业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它从短期到中期迫使一批“规规矩矩”的从业人员失业。此外,造假者还通过偷漏税、制造假的认证标志等卑劣手段来压低成本。更糟糕的是,近年来国际上屡屡曝光的造假丑闻均源自中国,无疑给中国的形象增添了不小的负担。

  许多大型公司今天已经将打假维权列入了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其重点手段之一便是法律手段的介入。先是通过委托调查收集证据,然后诉之法庭。同时针对那些侵权的知识产权诸如商标、专利和版权等无效申请也呈增加的趋势。下面,我们就从企业打假维权的角度引入案例来谈谈企业如何维权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

  案例一:水泵产品

  图1:威乐(WILO)Star-RS型循环泵

  图2:充斥市场的大量假冒威乐水泵

  以德国企业为例,由于他们在中国市场普遍享有高品质的声誉,所以首先造假者特别喜欢抄袭其商标。其次,造假者还常常声称自己是某某德国企业的经销商或者经过某某企业的授权。例如德国威乐泵业公司的假冒者多在威乐的商标上打主意。假冒者注册了种种侵权的商标,如XINWILO(新威乐)、CHAOWILO(超威乐)以及WIGO(威格)等等。许多假冒者还试图在国家商标局登记注册极其相似的商标如VILO。还有假冒者像“上海威乐”违法注册了WILe的商标,并把自己的网站模仿得和德国威乐十分相似(见下图),给消费者造成是德国威乐在上海的分公司的假象,恶意欺诈消费者。更有夸张的造假者甚至公开声称自己是德国威乐在中国大陆的合资伙伴。

  图3:造假者从视觉和商标角度误导消费者

  面对这些猖狂的公开剽窃和欺诈,威乐公司不能坐以待毙,随之展开了一系列的反击战。其中一个主要手段就是工商突袭。在被突袭检查的企业当中不仅有泵产品生产商,还有包装印刷厂、包装制造厂以及标签生产商等等。这些厂家作为协助造假的“从犯”,违法生产未经授权的威乐商标和WILO标识——威乐不仅打击直接造假者,也打击间接造假者。因此,威乐公司每年都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专业展会扫描,以便对造假者进行观察、探测、早期分析、跟踪和预警。通过这样的一个预防性预警体系系统化地来进行自身维权,并不断提升这一问题的透明度。

  图4:工商部门在展会上突袭违法展商

  图5:工商部门端掉造假窝点

  这个来自德国多特蒙德的水泵生产商依据国家的《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以及《反不正当竞争法》对造假企业的侵权进行了有力的反击。其中,民事诉讼是一个主要手段。短短两三年内,威乐已赢得了多个指控侵权、打击假货的诉讼。2009年,北京高级人民法院经过复审,再次判令被告台州新威乐机电有限公司停止制假造假的一切侵权行为,赔偿原告威乐公司20万元经济损失,并在指定公开刊物上赔礼道歉。同年,威乐公司对台州谊聚机电有限公司,即台州泰福泵业有限公司也提起了诉讼。该造假公司在司法和舆论的压力下不得不最终低头,自愿签订了停止制造和销售侵权水泵产品的协议,停止对侵权水泵产品的一切宣传行为,并将生产侵权产品的模具在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当庭销毁,并立下20万元违约金的承诺。2010年11月和12月,威乐公司又分别赢得了浙江超龙超威乐“CHAOWILO”商标侵权案和浙江威格侵犯外观设计专利一案。

  案例二:高压清洗机

  德国凯驰作为一个领先的高压清洗机生产企业在中国市场也展开了持久的维权行动。近年来市场上涌现出大量山寨高压清洗机厂家,他们纷纷剽窃凯驰的商标和外观设计。2010年7月凯驰联合乐清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稽查大队对温州海宝进行了突击检查,并对侵权产品进行了没收。突查的法律依据是1)未经授权的商业制造2)外观设计侵权3)伪造国家认证标识以及4〕误导消费者等四项指控。在这次突袭中共没收充公了86台假冒的凯驰清洗机。工商部门对该工厂又进行了更加彻底的检查,并在仓库发现了大量伪造的欧盟CE认证标签。同时在该工厂的实验室还发现了一台原装凯驰正品高压清洗机,该清洗机被用作抄袭和仿制的标本。温州海宝并不是唯一一家被凯驰还击的假冒企业。针对多个不同的造假企业以及恶意试图搭乘商标顺风车的企业和个人,凯驰公司均下定决心坚决予以还击。(见下图)

  图6:凯驰(左)和海宝(右)外观

  图7:凯驰(左)和海宝(右)内部构造

  图8:凯驰(左)和海宝(右)内部构造

  图9:乐清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执法人员正在对温州海宝有限公司进行突击检查

  案例三:超市展示柜

  目前,越来越多山寨版的即插用型商用冷柜充斥于超市。这些外表看上去相当“高仿”的冷柜,其运行的技术指标却十分令人堪忧,由此引发的食品质量问题给超市的食品安全与卫生也埋下了不小的隐患。廉价仿制冷柜由于无法达到国家规定的最低温度的技术指标,冷冻冷藏食品被迫游离于温度不达标的波动区间。食品在保鲜期内不再“保鲜”,质感和口感均陡然逊色。甚至有仿制者在广告中宣称其旗下的产品是节能产品,而事实上其能耗却远远超出了其标榜的数字。此外许多新近购买还尚未运行几周的山寨冷柜就已经暴露出了严重的质量问题(见下图)。经过试验室进行的测试和技术数据对比,仿制品和正品相去甚远的测试结果令人乍舌。

  图10:仅仅使用了数周的山寨版超市冷柜

  2009年10月1日起,商务部颁布的国家级行业标准《超市购物环境标准》正式实施。《标准》规定,为确保食品安全与卫生,超市用于食品储藏与展示的冷冻保鲜类设备至少应低于零下18摄氏度。但是试验结果显示,山寨版超市冷柜内部靠近边框的部分根本无法达到规定底线,而是始终徘徊在零下9摄氏度。这是引发食品安全与卫生问题的关键。众所周知,消费者在超市购物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超市其能够提供生鲜食品。“鲜”——是消费者一贯追求的目标。如果“鲜”的承诺无法得到兑现,消费者满意度下降,超市口碑迟早会受到负面影响。

  在能源消耗方面,山寨版超市冷柜显然也无法和正品抗衡。试验结果显示,在相同的净容积条件下仿冒冷柜的耗电量至少超过正品的25%。仅仅由于高能耗一条,超市购置和使用仿冒冷柜的总体拥有成本(Total Cost of Ownership)便被迫升高——即购置成本、能耗成本和维修养护等成本的总合分摊到产品生命周期上的成本——仿冒冷柜的实际成本明显高于正品。

  假如正品和仿冒品使用同一品牌的压缩机,其制冷功效也一样吗?对此我们也进行了测试。在室温25°C和湿度60%的试验环境下,仿冒冷柜的压缩机保持每天24小时(=100%)不间断的满负荷工作状态,而同样进行24小时制冷的正品冷柜的压缩机只需要80%的负荷,就可以提供100%的制冷功效——另外20%的制冷效能来自于机体内部的效能储备。换言之,当超市内温度更高、湿度更大的时候,比如我国南方的梅雨季节和夏季,由于仿冒冷柜的压缩机没有效能储备,设备的制冷效果则大打折扣。而正品设计商基于数十年的制冷技术的积累,所以能够全面提升冷柜的整体制冷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