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青少年玩家家长:“网瘾”乱战乱象重重

  不久前,一部在网上流传的视频《网瘾战争》将人们的目光再次吸引至“网瘾”这个尚存争议的词汇上,而紧随其后发布的《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2009)》中指出的“我国城市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的14.1%,约为2404.2万人”又再次掀起“网瘾”讨论的热潮。

  “网瘾”这个词汇本来应当描述的是在互联网影响下一些青少年不正常的网络生活状态。但在一些媒体的曲解下,似乎逐渐演变成为了对互联网及互联网从业人员的指责。一些市场观察人士担心:长此以往,会丑化互联网的社会形象,进而致使政府出台一些限制性政策,最终给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带来灾难性的影响。

  那么,到底什么是“网瘾”?玩家、家长、政府又如何看待这一概念?一时间,众说纷纭,破口大骂、拍手叫好、无所适从,一场没有硝烟的乱战已经拉开帷幕。

  “网瘾”——“被”模糊与“被”错位

  2009年,发生在临沂市第四人民医院网瘾戒疗中心的“电击治疗网瘾事件”震惊了整个社会,关于“未成年人保护”和“网络成瘾”等话题在社会上引起了热烈的讨论。然而,“网瘾”是什么,该如何定义,却“犹抱琵琶半遮面”,迟迟不肯明确。

  什么样的情况可以叫做“网瘾”,上网时间、上网表现是什么,这些目前并没有权威准确的定义。人们只是隐隐约约明白,网瘾就是指上网成瘾,而具体什么症状是网瘾却并不清楚。《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2009)》中对调查对象群体“青少年”的定位是6岁-29岁,这个差点包含“而立之年”的年龄范围引起了巨大争议。

  同时,随着中国网络游戏发展越来越热,“网瘾”又几乎成为“网络游戏瘾”的简称。《魔兽世界》等知名的网络游戏一时间成为各种专家抨击的对象,在专家的影响下社会舆论也瞬时“一边倒”,认可了“网瘾”就是网络游戏成瘾。如推崇“电击疗法”的杨永信医生对知名网络游戏公开进行抨击;而《魔兽世界》玩家陈岚和“网瘾”问题专家陶宏开在某门户网站公开辩论,引起争议无数。

  在“网瘾”定义尚存争议的情况下就已掀起了“乱战”,此乃“网瘾”乱战之第一大乱。

  玩家——无辜与无奈

  当笔者询问资深游戏玩家小A对《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2009)》的看法时,今年28岁的小A苦笑道:“我‘被’‘网瘾’了,其实我很无辜。”

  目前“网瘾”的焦点集中于“青少年”群体中,而由于“网瘾”本身对于“青少年”群体这个目标对象划分的模糊,使得许多18-30岁的青年玩家成为“网瘾”对象。“我们是玩着游戏长大的一代人,这么多年来人变了,游戏也变了,可我们对游戏的喜爱没有变,我们玩家群体在这个社会中的弱势地位没有变。”这是最近风靡网络的视频《网瘾战争》中的一段话,反映出游戏玩家对于目前国内网游现状的无奈。

  除了年龄群体划分令大家觉得困惑外,对于“网络成瘾”的标准也令很多玩家感到无奈。无论是每天6小时上网还是一周40小时上网,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都是极其普遍的现象,以前人们一天可能总共花6小时看书、看新闻、看电影,而现在这些都可以通过电脑在互联网上完成,要知道现在我国的文学网站、新闻门户、网络视频等等都已经达到非常成熟的地步。再加上许多人质疑的“为什么没有‘电视瘾’、‘读书隐’、‘唱歌瘾’”,“网络成瘾”的说服力被大大消弱。

  “乱战”的主体之一——玩家并不认可“网瘾”说法,这可与很多专家、老师、家长的想法大相径庭,此乃“网瘾”乱战之第二大乱。

  家长——从无所事事到无所适从

  2010年1月,北京开展网络游戏适龄提示添加活动;近日,在国家有关部门指导下的网络游戏未成年人家长监护工程也已经启动,在该工程体系下,青少年家长可以举报子女的游戏账号。

  如果说之前家长在“网瘾战争”中是一个看客,那么在“适龄提示”和“网络游戏未成年人家长监护工程”启动后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家长也成为一个必要的参与者。

  “……我只希望孩子能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健健康康成长……为了孩子我什么事都愿意做,但是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做。”一位少年的母亲与笔者谈未成年人保护工程时谈到。确实,以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很难达到所有家长都会使用计算机、会使用互联网的水平;至于掌握孩子的游戏账号,更是无异于给他们出了一道难题。

  家长作为“乱战”重要的参与者,却不知道该如何去“参与”,此乃“网瘾”乱战之第三大乱。

  政府——慎之又慎,“网瘾”叫法不准确

  从去年爆出电击治疗“网瘾”少年事件后,政府的态度可谓是“慎之又慎”,一方面要保护我国的未成年人不受伤害,另一方面又要保证政策的正确性,以免给社会、给互联网产业带来更大的危害。

  2009年临沂电击治疗事件发生后,我国卫生部紧急下发通知《关于停止电刺激(或电休克)治疗“网瘾”技术临床应用的通知》,要求各地立即停止该项治疗。而后,卫生部公布了《未成年人健康上网指导》的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表示,“目前‘网络成瘾’定义不确切”,相关的戒网机构不应以此界定并不当使用网络对人身体健康和社会功能的损害,并“严格禁止限制人身自由的干预方法(如封闭、关锁式干预),严禁体罚”。

  但截至目前为止,国家相关部门尚没有进一步对“网瘾”或目前网络与青少年保护问题做出定义和相关政策。“慎重”的态度相信绝大部分人都可以理解,但是,随着《网瘾战争》视频在网络上的热播,随着《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2009)》的争议愈演愈烈,整个社会对“网瘾”的关注都在不断提高,玩家、家长、青少年、教授们,都急需要一个正确的指引,急需要为我们国家青少年健康成长、国民健康休闲娱乐、互联网继续迅猛发展找到保障。我们也在此热切的期盼相关政策早日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