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之途径
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关系着千万家庭的幸福,关系着未成年人的人生道路,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做好未成年人的教育工作,培育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是时代的要求,历史的重托,人民的期望。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教育的主渠道,搞好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职责。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
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体现的是和谐的心灵。教师对学生的好感和无私的爱,可以说是构筑师生和谐心灵的两个重要的支点。实现这两个支点的最佳途径,就是教师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应讲究对学生的“情感投入”。因为教师的情感投入是学生的一种心理需要,是做好教育工作的精神动力,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
塑造和提升现代教师的人格。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影响最大的人往往是老师。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如不重视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在言行上出现双重人格,学生对教师关于做人的教诲就难以信服,甚至还会产生逆反心理。
尊重未成年人的主人地位。尊重未成年人的主人地位,就要相信他们的接受能力,同时又要正视他们的接受能力。老师的过度限制或刻意保护,在悄悄向孩子传递一个信息;你不行,你不能。在这样的心态支配下,孩子要养成良好习惯,形成高尚品格,难度就会更高一些。在教育过程中,要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和生长规律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尊重未成年人的主人地位,要让未成年人在参与的过程中进行自我教育。就是孩子们懂得自己要求自己,自己监督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控制。只有孩子们真正参与进去了,他们才能有感受,才能在感受中升华道德情感,形成道德认识。
体验教育。体验教育在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及成长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道德养成是一个知情意行并存的过程。少年儿童获取“知”的过程,不仅来自于成年人的教育,还来自于自己的亲身体验,让他们在体验中获得自身感受,并进行自我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目的和途径。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长期以来,我们在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中存在着一些缺点和漏洞。他们知道一些空洞的大道理,但对最初的道德要求却不清楚,不能判断现实生活中丑恶的东西,甚至还受到社会上丑恶行为的影响。因此极需要告诉他们中华传统美德是什么,我们建设祖国需要身体力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