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会计人才品质与人本教育

  第一,构建新型会计教育模式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会计改革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部分,通过改革创新,实现了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会计管理模式,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会计管理模式的根本性转变,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会计体系。会计教育改革是会计改革的重要内容,伴随着会计改革的不断深化,会计教育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不仅形成了层次分明、结构完整的会计专业教育体系,而且在会计教育的基础条件与会计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均得到了实质性的跨越与全面提升,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会计人才。尽管我国的会计教育事业,取得了许多成绩,但是在现有的会计教育模式中,仍然存在着教育观念落后、教育的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模式落后、教学手段单一等诸多问题,使得会计专业毕业生综合素质偏低,缺少灵活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实际操作经验更是匮乏,就业后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适应工作。因此,很多公司倾向聘用有实地工作经验的会计人员。高等会计教育是培养会计人才的主要手段,而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远不及社会的发展速度,由于现有会计教育模式存在的诸多弊端,使得高等会计教育与市场需求相脱节,会计专业毕业生普遍面临着就业困难的问题。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才的高等会计教育,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转换运行机制,培养出既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又具备一定实际操作能力的财会工作人才是当前我国高等会计教育改革的关键所在。面对市场经济带来的机遇、挑战,高等会计教育需要及时调整,深化改革。推动高等会计教育改革,构建新型的会计教育模式,是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重要保障,是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会计人才的根本途径。

  第二,新型会计教育模式的内容构建。一是教师方面: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构建新型的会计教育模式,首先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新型会计教育模式下,对会计教师的基本要求是:转变教育理念,明确教育目标,会计教师要结合市场需求,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扩展学生的知识范围,使其具备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等方面的知识,以增强其适应激烈竞争环境的能力;丰富自身的实践经验,会计教师应当在从事教学与科研的同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定期到企业去调查研究,或者以提供咨询服务的方式参与企业业务,分析会计实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丰富自身的实践经验;采用灵活多样的会计教学方式,教师应当在讲解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合理增加案例教学的比重,采用互动式、启发式的教学方式。二是高等院校方面:做好会计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优化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目前我国的高等会计教育在专业设置方面划分太细,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高等院校要整合有关专业,淡化专业界限,避免不规范的专业划分。另外,高等院校的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普遍存在着专业课程过于狭窄、基础课程设置较少等问题,高等院校应当对现有课程进行梳理,打破传统的学科知识结构,增设相关学科的课程,强调学科的综合性和知识的完整性,形成新的课程体系,以便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交流沟通的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熟悉会计处理流程,培养实际操作能力,而且还能够更好地掌握基础理论知识,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因此,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应当建立会计学专业实验室,完善实验室所需的各种硬件设施,并设计详细的实验教学方案,通过案例教学、多媒体演示、模拟股市等方式提高实验室利用率,充分发挥实验室的多功能作用。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现阶段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定岗实习也因专业的特殊性而普遍遭到拒绝,高等院校应当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交流与合作,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在校外实习,学生能够接触到企业实际业务和资料,通过对会计实务进行分析和处理,可以锻炼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以后正式走上工作岗位打好坚实的基础。另外,对高等院校来说,可以加强对学生的实习管理和指导,避免了实习流于形式、走过场、不务实的弊端,同时也增强了实习岗位的稳定性。

  第三,新型会计教育模式的主要特点。新型会计教育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是指会计教育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通过优化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来拓展教学内容,避免理论知识和市场需求相脱节,促使会计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与市场经济接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新型会计教育模式的基础。在新型的会计教育模式下,会计教师不但要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会计教师应当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拓展业务素质,丰富自身的实践经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新型会计教育模式的根本目标。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会计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传授会计专业知识层面,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