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警方自称不负责处理医疗纠纷”是消极不作为
近年来,医患关系持续恶化、异化。暴力伤医事件频频发生,根源在于不合理的医疗卫生体制和不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必须加快社会事业改革,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为社会提供多样化服务,更好满足人民需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改善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的局面,关键在于不断深化医改。本版今日推出“解剖医患冲突”连续报道,以期引起社会各方关注,共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编者
1恶性医患冲突逐年上升
医生本是受人尊重的职业,如今却成为暴力事件的受害者。医院成为“战场”,当医生被认为是一种危险职业
今年10月,全国10天发生6起暴力伤医事件。最为严重的是浙江温岭第一医院的暴力伤医事件,1死2伤。
温岭伤医事件之后,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安部要求,依法依规处理医患之间的纠纷。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医师协会等4家民间组织呼吁,对医院暴力“零容忍”。
国家卫生计生委宣教司司长毛群安表示,针对暴力伤医事件,各地应进一步加强平安医院建设,以人防为保障,物防为基础,技防为核心,及时消除医院安全隐患,增强医院自防自护能力,尽量预防和减少发生在医院内部的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保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维护正常诊疗秩序。
此后,暴力伤医事件并未有所减少。深圳接连出现2起暴力伤医事件;浙医二院一位女医生被打;浙医一院2名放射科医生被多名男子打伤……
中国医师协会法律事务部主任邓利强介绍,恶性医患冲突逐年上升,并从传统的急诊、儿科等医院暴力多发科室向一些普通科室蔓延,见诸媒体的医院暴力仅仅是冰山一角。
2012年,全国共发生恶性伤医案件11起,造成35人伤亡,其中死亡7人,受伤28人,涉及北京、黑龙江等8省市。中国医院协会完成的调查报告《医院场所暴力伤医情况》显示:发生医生受伤事件的医院,2008年为47.7%,2012年上升为63.7%;医务人员遭到谩骂、威胁事件,2008年每所医院发生的平均数为20.6次,2012年为27.3次。
医生本是受人尊重的职业,如今却成为暴力事件的受害者。有人感慨,医院成为“战场”,当医生是一种危险职业。医院暴力事件频繁发生,医务人员普遍没有安全感。
2闹得越凶赔得越多
医疗赔偿必须要以医院有过错为前提。如果每次以医院赔钱了事,这相当于变相鼓励医闹。医疗暴力事件频发,最主要原因是有法不依
暴力伤医事件发生后,最让医生们寒心的是公众的冷漠。浙江温岭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主治医师王文斌说,当大家心急如焚地守候在急诊室门外时,一位围观的老奶奶却说,医生态度不好,就应该被捅。一位患者甚至说,杀死一个医生,下次来看病,服务态度肯定更好了。
江苏南京医科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张中南指出,温岭恶性伤医事件之后,大多数患者并不同情医生,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
3年前,北京某医院发生了一起抬棺材闹医院的事件,一闹就是一个月。医院多次报警,警察的答复是:“死人了,还不让人家闹闹?”
邓利强说,公安部门经常解释,他们不负责处理医疗纠纷事件。这是典型的消极不作为。医院是公共场所,公安部门有责任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
《侵权责任法》生效后,医患纠纷和医患暴力冲突不仅未见减少,反而增多。中国卫生法学会常务理事郑雪倩说,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伤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现在的情况是,只要患者一闹,就给赔偿,闹得越凶,赔得越多。如果每次以医院赔钱了事,这相当于变相鼓励医闹。
3医生的尊严被打掉了
社会矛盾直接转化为医患矛盾,医生成了体制的替罪羊。根源在于不合理的医疗卫生体制和不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不久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ICU病房两名医生,被自己救治的患者家属殴打。想起自己萎缩在墙角里被打的情景,熊旭明说:“我的尊严都被打掉了。”
郑雪倩认为,医闹看似闹医,实则是发泄不满情绪。患者暴力伤医,实际是发泄对社会的不满,社会矛盾直接转化为医患矛盾,医生成了体制的替罪羊。医院暴力事件频繁发生,根源在于不合理的医疗卫生体制和不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郑雪倩指出,如今的医生不再是人们心目中的“白衣天使”,医生被“污名化”,整个社会对医院暴力容忍的底线一降再降,医生执业环境一再恶化。
近日,一则社会调查显示,28.4%的医务人员倾向于选择自我保护性诊疗方式;39.8%的医务人员有过放弃从医的念头或计划转行。而78%的医生不希望子女从医,在中国已经出现“医不过二代”现象。
浙江富阳“张氏骨伤疗法”被列入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张氏已经有第六代传人。像这样的医学世家,在不远的将来会是个传说。由于工作压力较大、医疗纠纷频发,中国年轻一代开始重新审视这一职业。医疗环境的恶化,导致“明天谁来当医生”上升到整个医务界的集体忧虑。
邓利强说,医院暴力加剧了医患紧张,其后果是由整个社会埋单。
延伸阅读
近半医务人员对执业环境不满
中国医师协会先后进行了四次医师执业状况调研。2011年第四次统计结果显示,近一半(48.51%)医疗工作人员对目前的执业环境不满意,而满意的比例为19.02%。
调查统计显示:级别越高对医疗执业环境不满意比例逐级上升,其中正高级别医务人员不满意的比例最高,为55.47%,这可能和高级别的医务人员责任心更强、工作压力更大有关。一级医院满意程度较低,仅11.46%;乡村医院工作人员对执业环境的满意度最低,其中不满意的比例高达59.86%,满意的比例仅为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