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招商失败的原因

  四年前,北京安定门外大街的东侧,一个以“巨库”命名的产权式商铺闪亮登场,四年后,他仍然屹立在那里,但四年的时间并未让她摆脱北京商业地产“反面教材”的身份。

  四年前的巨库招商不利而不得不重新整顿,而四年后的巨库招商仍然多少显得冷清。虽然这四年之中,北京的商业地产运作模式已经逐步的改变与完善,但却仍未较四年前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此时,回望巨库作为反面教材的四年,恰有以史为鉴,昭示未来之意。

  四年之后冷清依旧

  如今,在焦点房地产网和搜房网的写字楼项目的论坛上,还可以找到不少转让“巨库”产权商铺的帖子,其内容大同小异,都将“巨库”冠以“旺铺”的称谓,并描绘了未来丰厚的投资回报,至于转让原因,大多是“本人欲出国”等“不可抗力”。

  难道真是这些“不可抗力”让小业主放弃了未来丰厚的投资回报和前途?不尽然,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发这类帖子的有两类人:一是“炒楼花”的“楼虫”;二是因为巨库投资回报不佳,半路出手的“小业主”。“更多的可能是商铺的业主。”知情人对记者说。

  然而,更多的人却对“巨库”投资回报的真实情况沉默缄言,几位小业主虽然向记者表示“巨库”的商铺投资令其难以维系合理的投资回报,但问起究竟亏了多少,这些业主却都含糊其辞,“还想出手呢,不好透露”成为了最好的拒绝理由。

  四年前,巨库开业四个月之后,三楼将重新招商,大部分租户酝酿着撤租,少数租户舍弃管理费毅然撤租……巨库招商的冷清,从当时三层的食库就可瞥见一斑,即便是在“饭点”,这里依然可以轻松找到空位;“巨库”一层东北的轿梯和东南的滚梯开业以来就没有开过,附近的商户叫苦不迭。

  而四年之后,情况虽有好转,但也远没有达到项目开业之初所描绘的那般景像,这一切,似乎更值得反思巨库四年依旧艰难的原因所在。

  定位偏差无消费力

  正所谓思想力决定行动力。定位于35岁以下时尚青年的“巨库”新青年时尚卖场,无论从包装设计、概念、商场内的装修和宣传攻势等各方面都花费了心思,在当年的商铺市场颇具影响。但“它开在一个不该开的地方。”商业专家蔡宇翔说。

  “巨库”位于安定门内蒋宅口,其前身是号称“北城万通”的北京嘉信长城小商品市场,先期定位吸引18岁到35岁之间的消费者,该年龄段中时尚青年和白领居多,而蒋宅口并非这类人群的聚集地。周边多半是上世纪80~90年代建造的房屋,居民年龄在40~60岁之间的消费群居多,这里的年轻人大多还不具备一定消费力。

  此外,作为体验性消费卖场,巨库的客户群还应是其他区域的目的性消费人群,这些时尚男女一来仰仗特色商品的吸引,二来依托交通的支持,如他们钟情于SOGO、东方广场、西单等区域的商场。巨库所处的区域虽看上去靠近地铁,拥有多条公交线路,但交通拥堵、停车位不足,如果没有特殊需要,很难想象时尚男女们会拔冗前往。

  产权分散难以管理

  据介绍,以室内产权式商铺销售的“巨库”,卖场的每一层都被精心地划分成了一家一家的小商铺,分开出售小产权,每家小商铺的面积都在七八平方米到二三十平方米之间,这样的商铺总数共有近千家之多。

  这类操作模式在京城并非巨库首创,早年的万通小商品批发市场等店铺就是代表,其投资失利都曾令业界对室内产权式商铺投资市场产生疑虑。

  基强联行北京公司总经理陈某东表示,产权分散后的商铺投资之所以失败,主要因素是:商铺无法形成统一经营,经营费用无从获取。商铺经营一般都要经过一段培育期,在此期间,由于产权分割后,小业主多考虑自己的利益,很难统一所有投资人的意愿去经营商铺,即便有人牵头,大量的广告和促销费很难找到落脚。从正常情况看,支出的来源大多是向商户收取管理费,刚刚开始经营,商户的收益情况最不稳定,如果经营好,租金提高没问题,而一旦商场整体经营不好,商户可以提前退租,最多损失押金,但投资者的利益便无从保证。

  规划缺失无以回报

  以“食库”、“装库”、“秀库”和“玩库”为主题,划分出四个区域,巨库一开始的规划定位还算明确,购物体验式卖场打破了京城传统的商铺经营模式。然而这一新颖的商铺模式没能在蒋宅口找到适合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