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企业如何避害趋利
许多化妆品企业都患上了一种“短视症”和“躁动症”,普遍缺乏系统性的营销战略管理体系,也没有人专职进行企业营销战略系统的中长期规划,负责具体执行的营销人员,也更不知道企业的营销战略到底为何物。于是,企业的工作就变成了领导品牌怎样,我就怎样,或者大家做什么我就做什么,当然,去迎合消费者想用最低的价钱买最好的产品或者说这个产品最好能为其解决任何皮肤问题等都没错,但当企业试图向顾客提供的产品可以解决任何问题时,企业的今后就会很危险了。
对于国产化妆品行业而言,我们的许多企业与国外已经发展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著名企业在同等环境、同等标准下相抗衡,已然势单力薄,加之很多企业营销的粗放、低级,比如编造虚假的营销或品牌概念(如外资合作方、有名无实的营销经营模式、不实的产品成分疗效等等),用并不打算实践的承诺套牢客户、简单模仿别人的包装形象、照搬可能更适合别人的终端促销支持方案等,已经让消费者对国产化妆品产生了“信任危机”,比如被媒体多次曝光的美白类化妆品“汞超标”事件、功效类化妆品虚假广告事件、部分化妆品含有激素的问题等等。
现在,全国的四千多家化妆品企业,绝大多数资金的原始积累来源就是采用了简单招商的营销模式,不管是谁,也不管人在哪里,只要拿钱就给货,概不赊销、钱货二清,给经销商的利润尤其丰厚,但往往是玩一把就撤退,完全违背了生产企业与经销商是合作伙伴,应专注于协力开拓市场,并且共同服务于消费者的原则,使得化妆品企业普遍面临诚信问题,经销商已经不会轻易相信厂家的承诺,消费者对企业的产品也是普遍持怀疑的态度。
由此,看来看去,化妆品企业的草根性特征已是根深蒂固。
说化妆品企业从管理到产品都具有“草根性”,主要有两个特性:一是繁殖能力强,二是抗风险能力弱。父带子入行,师傅带徒弟入行,合伙人相继各自独立,经销商转变成生产商等等方式。
中国化妆品企业的发展虽然短暂,但细胞裂变式的发展,使得各个行业“人满为患”。数十年的时间里,一些企业发展起来了,更多企业却销声匿迹了。记得北京有位企业老板经常说:“一个企业时刻具有风险,一不小心就死掉了;十多年来,眼见着身边的一些企业没有了,行业‘熬’死了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