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和信托融资收紧:房地产私募基金快速发展
2010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外资加速涌入、流动性过剩、政府宏观调控力度加大等一系列过程。伴随着银行信贷的逐渐紧缩,房企的融资渠道急剧变窄,多样化的融资手段成为房企在2011年最迫切的需求。
据戴德梁行日前发布的报告介绍,美国20世纪60年代初出台《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法》的时候和日本20世纪80年代后期,大量银行信贷资金流向房地产,房价急速攀升。银行系统性风险剧增,并在信贷政策上出现越来越多的限制。这与我国目前的地产金融信贷现状非常类似。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指出:“70%-80%左右的土地购置和房地产开发资金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商业银行信贷。”由于房地产企业融资过分依赖于商业银行和信贷机构,使得这些企业对于房地产行业的调控政策反应极其敏感。
戴德梁行认为,2010年的一系列新政中,对利率的调整,对银行贷款的收紧以及对信托融资的规范和监控等政策,使的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渠道已经变得非常狭窄,开发商面临着资金来源枯竭的局面。房地产开发企业融资缺口的扩大为多元化融资渠道带来发展空间,房地产基金将成为一个有力的融资渠道。
据戴德梁行介绍,去年在国家对房地产行业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和银行信贷进行严厉调控,特别是银监会对信托公司房地产业务进行严格审查后,国内出现了将近30只大大小小的地产投资基金,基金的总规模达到了500多亿元,主要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E)的方式出现。根据麦肯锡的研究,预计到2015年,中国房地产金融市场管理的总资产将在9100亿元左右。
戴德梁行预计,今后房地产企业与基金的合作必将成为一个行业趋势。但由于政策的不明朗和相应法规还在完善中,民间的房地产基金难以形成强势规模,其在基金募集力度上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国企与政府背景的房地产基金借助自身雄厚的资金实力以及广阔的社会资源,极有可能脱颖而出,成为2011年中国房地产舞台上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