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我国寿险公司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本文摘要】我国的《寿险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办法(试行)》认为,内部控制是寿险公司为实现经营管理目标,通过制定并实施系统化的政策、程序和方案,对风险进行有效识别、评估、控制、监测。

  现代寿险公司是经营大量金融资产和负债、提供风险管理服务的综合性服务企业,其高风险的特性决定了它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完整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我国的《寿险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办法(试行)》认为,内部控制是寿险公司为实现经营管理目标,通过制定并实施系统化的政策、程序和方案,对风险进行有效识别、评估、控制、监测。

  一、我国寿险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法人治理结构及组织结构有待进一步完善

  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是确保寿险公司内部有效控制的源动力。与真正市场化的金融企业相比,我国国有寿险公司尚未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与之相适应的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

  我国多数寿险公司按行政区域设置形成金字塔型的组织结构,多级管理,降低了内部控制的灵敏度,导致对基层机构控制失效。寿险公司内部职能部门之间分工不明确,职责交叉,内控管理的交叉重叠与盲点同时存在。

  (二)内部控制意识薄弱,缺乏内部控制文化

  内部控制需要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和各级工作人员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目前,寿险公司的内控文化并未真正形成,特别是基层机构部分工作人员还未充分认识到内控和风险管理的内涵。有的基层机构负责人受短期利益驱动,重业务轻管理,甚至把业务发展与内部控制对立起来,风险防范意识较差。

  (三)内控制度建设滞后,制度基础不牢

  首先,有的寿险公司的内控规章制度纷繁冗杂,且分散于各类文件中,缺少整合性,有的甚至还存在自相矛盾的现象;其次,内控制度的建设跟不上业务的发展,缺乏前瞻性,新产品的推出缺乏对应的内控管理制度;最后,内控制度程式化严重,缺乏可操作性。

  (四)无法对面临的风险和内控状况做出及时、全面的评估

  目前我国寿险公司识别和评估风险的技术手段比较落后,缺乏规范的标准和程序,缺乏持续的跟踪评估。在这种情况下,后续的风险管理和内控措施无法及时跟进,寿险公司只能被动地承受风险。

  (五)内控制度执行不到位

  内控制度执行不到位是目前寿险公司面临最为严重的问题。寿险公司既定的内控制度未得到遵循的现象较为普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岗位设置不合理,导致岗位制约失效。如在会计结算岗位上要求“印、证”分管,但在实际执行中往往由于强调减员增效,因岗位缺员或个人素质等因素的制约而没有照章严格执行,混岗、一人多岗和顶岗现象在许多分支机构较普遍,诱发了各种经济案件。

  2.管理岗人员缺位,职责游离,使监督制度形同虚设。如寿险公司都有授权管理监督制度,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往往因为人员不足、管理人员风险意识淡薄等原因出现逃避授权、虚假授权、事后授权等各种违规现象,导致授权制度流于形式。

  3.有的业务主管部门重制度建设,轻贯彻检查。寿险公司的业务主管部门既是规章制度的制订者,又是制度执行情况的主要检查监督者,有的具有重制度建设、轻贯彻检查的思想,而且出于自身的利益问题,对查出的问题往往轻描淡写,有的甚至隐瞒不报,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各类违规违章现象。

  4.职能监督部门的再监督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审计、纪检监察部门作为寿险公司的职能监督部门,由于独立性不足,查处问题受公司利益的影响和领导的制约,易“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对违反内控制度的行为不能做到严厉惩处,没有对员工产生足够的压力,违规违纪案件仍时有发生,造成了内控制度的失效。

  (六)现有的信息系统对内部控制管理支持不足

  目前,我国寿险公司实行的是总、分、支公司体制,分支机构设置层次较多,缺乏统一的数据信息系统,数据信息分散,信息传递及反馈的渠道也不畅通,使得内部控制管理信息的获取、归集和分析存在较大难度。由于信息系统的先天不足,寿险公司的内部控制管理缺乏必需的信息技术支持。此外,我国寿险公司计算机辅助审计系统处于探索和实验阶段,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的开发和引用刚刚起步,与寿险公司的主体信息系统的接口也还多在研发之中,内部审计的效能大打折扣。

  (七)对内部控制系统的监控力度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一些寿险公司内部审计不足,对内部控制的检查频率和深度不能与寿险公司的风险程度相适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内部控制的效力。国有寿险公司的内部检查多为运动式的专项检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缺乏系统、动态、连续的内部监控,屡查屡犯的顽症无法。

  二、加强我国寿险公司内部控制建设的对策

  (一)建立科学组织架构,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1.通过股份制改造,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明确规范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责任边界、议事程序和运作机制,全面落实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分权和分责,真正实现分权制衡和对经营者多层控制约束的目的。

  2.建立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对现有公司组织机构按照区域原则或规模效益原则进行重组改设,适当收缩分支机构,减少管理层次,明确界定公司各层次、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实现机构扁平化和业务垂直化管理。

  3.设置建立适应业务发展与内控管理的经营授权机制根据分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风险控制能力、内部制度执行以及资产等状况,按类型、档次、额度等指标实行差别化经营授权制,并进行连续、有效的监督。

  4.必须建立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通过绩效分配、股权和福利等激励措施来促使管理层和广大员工遵守内控管理制度,并通过经济处罚、行政解聘等约束措施实现对违规行为的制约。

  (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文化

  企业文化是寿险公司内部控制的思想灵魂,是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管理文化,实现精神上的“软约束”,是从根本上防范和控制风险的有效手段。

  1.高管层高度重视,倡导建立良好的内控文化。企业文化的建立与员工行为规范的建立和明确,与高级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态度有很大的关系。如果高层管理者确信内部控制是重要的,那么企业中的其他成员就会随之认识到这一点并自觉遵守。所以,建立内控文化,首先要从高管层发起倡建。

  2.培养内控管理理念,增强全员内部控制意识。寿险公司应通过宣传教育、学习培训等各种方式,向全体员工培养内控管理理念,使广大员工意识到内部控制管理是公司经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公司的生存发展,确保每个员工都能在各自岗位上自觉地履行自身的内部控制职责。

  3.培育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员工日常行为,促进合法合规经营。制定《员工手册》,将员工行为守则、职业道德标准、违规行为界限等内容与员工日常管理规定结合起来,激发全体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倡导各级员工合力创建优良的内部控制文化。

  (三)制订规范的内部控制文件,推进内部控制制度体系标准化

  1.应建立专门机构或指定职能部门专门负责内部控制度的制订与维护工作,以确保内控制度的统一性、协调和连贯性。

  2.对现行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制订统一规范的内控体系文件。内控体系文件应有标准规范的文本格式,同时要求覆盖整个公司的所有业务管理行为,指出每项业务行为的关键风险点。

  3.内控体系文件还必须根据新业务发展和新情况变化及时做出修订,以确保内控制度的时效性。

  (四)完善风险分析评估机制,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提升风险分析评估技术水平

  1.运用数学模型和先进的科技手段,建立全面覆盖道德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风险分析评估机制,使寿险公司的管理层能随时掌握其所面临的风险状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规避或控制可能出现的风险损失。

  2.未雨绸缪,加强对新业务的风险评估分析。寿险公司在借鉴国外业务操作技能和引进风险管理技术的同时,也要研究借鉴其相应的风险防范和控制方法,特别要在契约、保全、理赔等问题比较多的业务中推行。每个保单的一系列业务活动涉及的不同对象、部门、行业、地区,在开展业务之前都应当先测定风险状况,提交给业务管理部门做决策参考。

  3.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评价制度,包括评价依据、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评价程序等,并根据评价报告找出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不断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五)制定科学合理的控制活动程序,确保内控制度的有效执行

  可引入国际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PDCA循环),采取一系列的政策及相关实施程序,严格控制管理层审查、实物控制、风险保额审查、核保等各个环节的内部控制活动。通过内部控制活动的程序化、标准化确保内控制度的有效执行。

  (六)建立先进的寿险管理信息系统

  一方面,推广实施数据集中,建立统一共享的管理信息系统。加大对内外部动态信息的采集、整理力度,通过信息数据库、数学模型实现快速、准确、合理的风险预测和分析,给予内部控制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最终的决策支持。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信息交流与反馈的相关制度和程序,逐渐消除经验判断和习惯做法,明确各类信息的获取范围、交流渠道、处理方式等,使管理层通过信息传导机制及时发现内部控制过程中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

  另一方面,充分运用科技手段,通过软件开发将内控制度固化到公司的各个操作系统和管理系统中,形成内控制度执行的刚性约束。

  (七)强化内部审计监督约束,促进内部控制机制日臻完善

  1.建立独立、权威的内部审计监督系统。寿险公司的内部审计是各项内部控制措施得到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寿险公司要建立起绝对垂直和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体制,各地区审计机构由总公司直接领导,对总公司负责并报告工作,以保证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同时,建立审计检查制度和审计处罚制度,督促各项内部管理措施和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

  2.增强内部审计的覆盖面,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的监督和评审功能。审计部门要把工作定位于高层次的职能监督,战略重心要向全面风险管理和综合经营管理转移,审计目标从偏重财务审计转向经营审计,审计的重点放在合规性审计、风险审计和主要负责人责任审计三个方面。

  3.倡导并实施风险导向审计,实现由查到防的转变。要由过去对会计资料的详细检查转变为以评价内部控制系统为基础的抽样检查,并借助对内部控制系统的评价结果确定审计的重点、范围和方法。从以现场审计为主逐步过渡到非现场审计为主,由事后审计控制为主转变为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并以事前预防、事中阻滞为主。

  4.加强学习培训,培养高素质的内部审计人员队伍。通过强化审计培训、组织内外部交流等方式,引入国外先进的审计理念和审计技术,普及审计创新意识,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5.实行外部复审制度。借鉴西方寿险公司做法,定期聘请外部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审计工作进行抽样复查,以检查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质量,并借此监督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

  (八)创新保险监管理念,构筑良好的外部环境

  保险监管机构应加快修改和完善现有规章制度,把寿险公司的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作为监管重点,促进保险监管的法制化。监管方式上要勇于创新,加强现场检查的连续性和针对性,并将现场检查与非现场监管结合起来,以持续性监管的方式赋予寿险公司强化内部控制管理的压力和动力,提高管理效率。研究并建立寿险公司监管指标体系及分析模型,实现对内控风险的早期预警,为寿险公司内控管理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