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浅析往来账款内控制度审计重点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往来账款所占企业资金比重越来越大,不仅造成企业资金周转困难,而且也使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加强对企业往来账款的审计监督,对减少企业资金占压,创造良好的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环境是十分重要的。

  当前往来账款中存在的主要错弊是:不定期对账;往来账款不定期清理;对已销账的往来款管理不善;利用往来账款调节利润;租出借账户或为他人套取现金;往来款核算不规范,账务处理不正确,账户之间不按规定的业务内容记账等等。

  针对以上弊端浅谈对往来账款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方法。

  首先,通过审计调查,了解往来账款的控制环境。要了解一个企业的往来账情况,一是要从了解该企业的控制环境入手,找出控制环境中是否存在问题。目前企业现状来看,首先,有些企业从领导到员工不重视往来账款的管理。有些领导财务知识有限,他们无法将应收款项与公司实实在在的资产联系起来,因此也就无法将应收款的管理作为重要工作来抓。二是有些企业往来账款的形成与领导个人行为有关;还有些领导只管任期内业绩、不重视现金流量;甚至有些企业的领导为在任期内出“成绩”,反而指使财会人员弄虚作假。这样的企业难免出现往来账款混乱;三是企业中普遍存在新官不理旧账的现象,也会造成往来账款管理的混乱。因此很必要通过询问、观察、调查等手段来了解企业的控制环境,运用文字表述法、内部控制问卷调查法、内部控制流程图法来描述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而确定下一步的审计重点。

  其次,对往来账款进行符合性测试。对应收账类进行符合性测试的主要内容有:企业是否制定信用政策,确定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及收款政策,对客户的赊销是否被授权批准,客户信用期限、额度的调整是否经过相应权限审批人员审核批准。企业会计人员是否及时清理应收账款,定期编制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是否建立明确的职责分工制度;是否建立备用金领用和报销制度等等。

  对应付帐类符合性测试的主要内容有:采购审批人员、采购人员、验收人员、储存人员、财会记录是否实行岗位分离,以防止串通舞弊。是否定期分析应付账款;

  是否制定应付账款清理计划;是否建立双方定期对账制度,以防止双方业务人员串通舞弊等等。

  再次,对往来账款进行实质性测试。对应收账类实质性测试,着重审查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业务。

  对应收账款要审查应收帐款明细表。应收帐款明细表可以由会计人员编制,也可以由审计人员编制。但审计人员必须对报表进行复核,要求账列期初、期末余额和借贷发生额相符。为了判断应收帐款回收的可能性和坏帐提取是否恰当,一般可在明细表中编列帐龄分析或逾期分析。对有疑问的大客户应收账款运用函证法进行审计。

  对坏帐准备的审查主要从两方面进行:一是要审查是否按规定的方法和比例提取,其计算是否准确;二是要审查坏帐准备的列支是否按会计制度规定办理,有无任意列支。对坏帐损失的审查也从两方面进行;一是要确认坏帐损失的核销是否符合规定,列支金额是否正确;二是要确认坏帐损失后又收回的应收帐款是否及时入帐,有无被侵吞、挪用。

  最后审查应收账款会计处理的合法性和正确性。要审查应收帐款的发生是否属于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所形成的;审查商品赊销、销货折扣和折让、坏帐损失等是否经过审批手续;审查结算期前后应收帐款的入帐时期,是否有虚增或虚减销售现象,是否有年度结算后大量退货的现象;审查应收帐款的明细帐是否与总分类帐相符。

  对应收票据主要审查库存票据,审计人员对库存票据应逐笔进行核对,注意票据是否到期,背书是否相符。根据会计制度规定,票据到期,如果付款人无力偿还票款,票据持有人应将到期票据的票面金额转入“应收帐款”,审查时要注意是否执行;审查应收票据的利息收入和贴现利息;查明票据贴现所带来的或有负债是否在资产负债表上正确反映。

  对应付账类实质性测试,一是审查应付账款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法性。审查确认有无虚列应付帐款,调节成本费用和虚减资产的情况,必要时可进行函证;审查确认有无漏列应付帐款,虚减负债余额的情况,必要时进行零余额函证,即向明细帐余额为零的经常性供货单位进行函证。审查确认有无利用应付账款挂账进行违规违法活动的情况,如截留收入等。

  二是审查应付票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通过审核原始凭证和函证查明有无虚列和漏列情况,查明应付票据是否按面值入帐。如有贴现,确定贴现正确性和应付票据减除贴现后净值正确性。查明逾期应付票据本金和利息转入应付帐款的情况,查明逾期未付票据和票据贴现在会计报表中的揭示情况。

  三是审查预收帐款。是否存在利用虚列、漏列、挂帐等手段进行违规违法活动的情况,查明所有预收帐款是否均以合同为依据,抽查收款收据,对疑点进行函证。对预收帐款在应收账款贷方核算的应注意账务处理的正确性,并查明会计报表列示时将两者进行了正确地划分。

  四是审查其他应付款。审计人员应特别注意合法性目标。例如,应注意有无利用其他应付款调节本期损益问题;有无擅自扩大应付福利费开支范围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