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火险,如何自救
面对火险,如何自救(一)要有良好的心态在火灾突然发生的异常情况下,多数人会出现惶恐,这是最致命的弱点。而保持冷静的头脑和行动,对防止惨剧的发生则是至关重要的。受灾者可以缓慢地、单调地默默念如下任一词句若干次,直至紧张心理被消除为止:——我感到很轻松,全身都在放松。——不用慌,我会逃出去的。——我的感觉很好,我感觉很自然。——我感觉很好,十分镇定。在紧张恐慌的心理排除后,遇难者若能临危不乱,运用学到的避难常识和人类的聪明才智,就会化险为夷,把灾难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二)防止烟雾等有毒气体的侵害毛巾防烟法毛巾折叠起来捂住口鼻就会起到很好的防烟作用。人们通常遇到的烟浓度按减光系数计算为10%,若将干毛巾折叠16层,就能使透过毛巾的烟雾浓度减少到1%以下,即烟雾消除率达到90%以上。但考虑实用,一条毛巾折叠8层为宜,这时烟雾消除率可达60%。实验证明,这种情况下,人在充满强烈刺激性烟雾的15米长的走廊里缓慢行走,没有刺激性感觉。湿毛巾在消除烟雾和烟雾中刺激性物质方面的效果要比干毛巾好得多,但毛巾过湿会使呼吸阻力增大,造成呼吸困难。因此,在使用湿毛巾时,应将毛巾含水量控制在毛巾本身重量的3倍以下。使用毛巾捂住口鼻时,一定使过滤烟的面积尽量增大,确实将口鼻捂严,在穿过烟雾区时,即使感到呼吸阻力增大,也决不能将毛巾从口鼻上拿开。一旦拿开就可能立即导致中毒。采取了防烟措施后,就可以迅速抓起身边的轻便灭火器材或采取其他措施灭火,要勇敢不要犹豫不决,错过灭火的最好时机;如果火势较猛或受灾者没有能力灭火时,就一定要把起火房间的门窗关好,迅速向消防队报警并向人们发出求救信号。(三)火灾时的紧急避难避难是指在受到火势威胁的情况下,采取的自我保护行为。主要方式有两种:一是利用建筑内的避难间避难;一是受难者自创避难间避难。利用避难间避难:在综合性多功能的大型建筑物里,一般都在经常使用电梯、楼梯、公共厕所的附近,以及袋形走廊末端设置避难间,发生火灾时,可将短时间内无法疏散到地面的人员,以及在火灾期间不容中断工作的人员,暂时疏散到避难间。创造避难间避难:多数建筑物没设避难问,这种情况下一旦失火,当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时,就要创造条件自设避难间。创造避难间要选择有水源的而又利于同外界联系的房间。如果没有水源,避难间就可能成为受难间,成为热蒸笼。另外,创造避难间最好选择在有电话的房间,以便及时同消防队和外界单位联系,因为避难间也不是绝对安全的场所,所以在可能逃离的情况下,要抓紧时间迅速疏散逃生。千万不要轻意打开避难间的门窗,楼层火灾,尤其是高层建筑火灾之所以蔓延迅速,都是由于打开了门窗所致。所以,不到万不得已时,不要打开门窗。如果避难间内充满烟雾,无法忍受时,也只有在这时才能打开背火一侧的门窗,排放了烟雾后要立即关闭好。如果大火突破避难间根本就无法避难时,就只剩下最后一条生路——扒住阳台或扒住窗台翻出窗外,以求绝路逢生。哈尔滨市天鹅饭店大火中,有3个房间的旅客无法忍受烟呛,只好手扒着窗台,翻出窗外,脚踩在墙外10厘米宽的凸出部分,一直坚持到消防队来救援才虎口脱险。(四)发生火灾时的自救逃生自救是在火灾现场被因人员自身免于受害的逃生行为。自救逃生的方法有如下几种:1。利用缓降器自救。缓降器由挂钩(或吊环)、吊带、绳索及速度控制器等组成,是一种供人靠自重缓慢滑降的安全救生装置,它可以由专用安装器具安装在建筑窗口、阳台或平屋顶等处,营救高层建筑的单个被困人员。常见的有往返式和自救式两种,其救生高度不低于20米。2。利用救生袋自救。救生袋是一种两端开口,供逃生者从高处进入其内部缓慢滑降的长条形袋状物。被困人员进入袋内后,依靠自身的重量和不同的姿势来控制降落速度,缓慢降落至地面而脱险,其长度也不少于20米。3。利用自救绳自救。如用专用绳自救最好,若没有绳子,在紧急情况下可灵活使用现场的一些物品代替。如可将百货商店内的布匹、居室内的床单、被罩、窗帘等系在一起作为自救绳来完成自救任务。哈尔滨天鹅饭店中,118号房间的两名旅客就是将房间内的3条床单系好作为自救绳,从11层窗口下滑到10层而脱险。4。利用建筑物本身的疏散设施进行自救。如室内疏散楼梯、室外疏散楼梯、救生滑梯、消防电梯等。5。利用自然条件进行自救逃生。在建筑物内无任何设施可用作自救的情况下,应充分利用建筑外的一些自然条件进行自救,如阳台、窗台、屋顶顺水管、避雷针引下线以及任何靠近建筑物的物体(如树木、电线杆等)。自救逃生时应注意的问题:——不要为穿衣服或寻找贵重物品而浪费时间,没有任何珍宝比生命值钱。——不要向狭窄的角落、空间退避。由于恐惧,受难者往往向狭窄的角落退却,如床下、墙角、桌子底下、衣柜里面等,结果恰恰相反,总是凶多吉少。——不要奔向电梯问。电梯井直通各楼层,是烟雾和热气流通的渠道,在热气的作用下电梯会变形而不能开启c所以,千万不能利用普通电梯逃生。火灾统计资料表明,高层建筑火灾中不少人是丧命于电梯间的,因为客人们往往对其他通路不熟,即使知道其他疏散路线,由于烟雾弥漫也不易找到,于是仍沿着原来所熟悉的路线走向电梯间。其实,火灾时电梯问烟囱效应极强,烟极易向此处蔓延,伎奔向这里的人送命于此。——不要重返火场。受灾者一旦逃离危险区,就必须留在安全区,如有情况应及时向救助人员反映,千万不能再次返回火场。火灾是人类共同的敌人,火灾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人们随时可能成为牺牲品,理智上我们谁都讨厌火灾,也不愿发生火灾,感情上又善待生命,不容悲剧重复上演!生命只有一次,靠谁来保护自己呢?靠社会力量,也更要靠我们每个人自己。在社会车轮飞速运转的今天,流动的机会多了,发财的机会也多了,非法的不安全的行为也多了。不管危险的程度有多大,有备才能无患。而首要的就是要强化人们的防灾意识,使避灾与自救教育不再受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