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亲假最长休45天,未休假可提出仲裁
一转眼,春节7天的假期就结束了,一些家在外地的上班族大呼“不过瘾”。殊不知,除了“五一”“国庆”“年休假”“婚假”“产假”外,有不少人其实还可以享受最长45天的“探亲假”。哪些人可以享受探亲假?探亲假该怎么休?耍了探亲假把工作耍脱咋办?记者昨日调查发现,不仅休了探亲假的职工很少,很多人甚至连探亲假是否还存在都搞不清楚。
规定:
探亲假最长45天与年休假不冲突
探亲假由来已久。1981年,国务院公布的《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中设立了这一假期,是专门为职工与配偶、父母团聚设立的。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工作满一年的固定职工,与配偶或父母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享受探亲待遇。其他性质的用人单位如愿意给员工探亲假也是可以的。
根据《规定》,职工探望配偶的,每年给一方探亲假一次,假期为30天;未婚职工探望父母,原则上每年给假一次,假期为20天,如果因为工作需要,本单位当年不能给予假期,或者职工自愿两年探亲一次,可以两年给假一次,假期为45天;已婚职工探望父母的,每4年给假一次,假期为20天。上述假期均包括公休假日和法定节日在内,单位还应当根据实际需要给路程假。另外,职工探望配偶和未婚职工探望父母的往返路费,由所在单位负担。
另外,根据2008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制定公布的《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规定,职工依法享受的探亲假、婚丧假、产假等国家规定的假期以及因工伤停工留薪期间不计入年休假假期。
现状:
上一次探亲假是13年前休的
但是,记者昨日调查发现,即使在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真正完全享受“探亲假”的也是少数。张先生是某市级事业单位的在编工作人员,负责单位法务工作。张先生老家在重庆,2003年到单位以后,虽然知道有探亲假,但从来没有享受过。“一来单位领导都没有休过探亲假,你怎么好意思休呢?”张先生说,现在的事业单位也是定岗定员,一个萝卜一个坑,你要是走了,单位肯定要安排人来代岗,虽说不至于休完假回来工作“戳脱”,但万一出了什么责任事故,还是要你本人来顶着,所以虽然人在休息,精神还是老想着工作上的事,而一旦有什么事,领导一个电话,再远都要赶回单位。
吕先生是某市级政府部门一处室负责人,他告诉记者,1993年到该部门工作后,因为没有结婚,每年都有探亲假,但后来结婚了,根据规定,探亲假变成四年一次,慢慢地就连自己都忘了。而吕先生最近一次探亲假,还是1997年休过的,离现在已经13年了。
而吕先生所在政府部门人事处负责人告诉记者,1992年该部门出台了内部纪律、劳动方面的规定,其中就有关于探亲假的,包括机关和下属事业单位在内,满足条件的职工如要休探亲假,需要所在处室的负责人同意,不过三四百人的单位,真正向人事处申请休假的只有不到10人。“我们也采取了一些灵活的措施,如把探亲假放在法定假日或者公休假日一起休息,但也只是多休息两三天,根本达不到规定的探亲假天数。
劳动部门:
符合条件未休假可提出仲裁
“探亲假的由来,与当时的体制密不可分。”成都市劳动保障局法制监察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出台探亲假的背景是“铁饭碗”流行的年代,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的固定工的工作地点都要服从组织的调配,员工不能自己选择工作地点,导致不少员工的工作地点离家太远,再加上当时的交通并不发达,这才催生了探亲假。
在《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中,明确规定了享受探亲假的人群为“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工作满一年的固定职工”,且享受探亲假的条件是“与配偶或父母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
到目前,大部分企业都已经完成了改制,变更了所有制性质,且企业与员工之间实行双向选择,员工可在签订劳动合同前与企业协商自己的工作地点,其不再符合享受探亲假的权利,这就造成探亲假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当前还具有法律效力,符合条件的劳动者享受探亲假的权利是没有改变的。而且,这一规定是强制执行的,如果有符合条件的劳动者未享受到这一权利,可以向劳动部门或人事部门提出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