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论现代物流的三大经济功能

  近年来,物流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被称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物流正在经历着从传统的以运输和储存为主的辅助性生产活动向现代生产性服务产业的转变,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攀升,同时扮演着服务者、联络者和调节者的三重角色。

  服务现代经济

  物流服务主要创造空间价值和时间价值,还创造一定的形态价值。现代经济的发展突破了传统的时空格局,更加凸显了物流服务的价值,但同时也使物流工作面临着全所未有的挑战。例如,经济全球化迫使企业实行全球采购、全球生产和全球营销,全球物流成为必然。经济全球化意味着供应地和消费地的空间距离拉大了,周期变长了,物流的环节增多了,因而产生了许多新的物流服务的需求,如代理通关、代理结算、陆海空联运和一站式的门到门服务等等。发挥物流的服务职能就是要不断创新物流服务方式以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需要。

  联络现代经济

  物流的演进过程表明,整合是物流效率的根本来源。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物流的发展经历了三次分工和整合。物流的第一次分工是企业内的劳动分工。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企业中虽然没有独立的物流部门,但物流活动独立地分散在各职能部门中。第一次分工的结果是生产和营销等职能活动的效率提高了,但物流的效率并没有得到改善。于是,出现了20世纪60年代的产品分销整合、70年代的物料管理整合和80年代的企业内部物流整合,形成了与生产、营销平行的物流管理部门,大大提高了物流的效率。物流的第二次分工发生在企业之间。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西方国家出现企业物流业务外包的热潮,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得到快速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能提供更有效率的物流服务主要不是因为它具有更为专业化的物流运作技术,而是在于它具有更强的整合社会物流资源和整合企业间物流需求的能力。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集合形成了独立的现代物流服务产业。物流的第三次分工是物流产业内部的分工。这是包括发达国家到目前为止都在经历的阶段,依然需要依靠整合提高物流的效率。例如,由于行业内部物流需求的相似性,出现了连锁零售业物流、IT行业物流、家电物流、汽车物流、医药物流和农业物流等等,这既是行业物流的整合,又是物流产业内部的分工。同时,物流业内部进一步分工和整合,出现了具有专业化特色的物流行业分支,如物流装备业、物流软件业、物流地产业、物流金融业、第四方物流等等。由此可见,物流的三次分工和整合使物流从企业内部的辅助性活动演变为现代的生产性服务产业。

  正是现代物流的整合职能,使之成为维系现代经济的“纽带”和“血管”。为此,发挥物流联络现代经济的职能,必须大力提高现代物流的整合能力。除了改善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和物流信息等物流环节的效率外,各环节的能力衔接配套至关重要,任何一个环节的不足都可成为整合能力的制约因素。成功的物流运作证明,信息处理能力是提高现代物流整合能力的关键因素。多年位居全球500强企业榜首的沃尔玛,主要得益于用超强的信息系统武装起来的物流运作能力,商店与总部之间的卫星网络使总部能够瞬间知晓全球任何一个商店发生的任何一笔交易,并能迅速将采购需求传达到世界各地的供应商。国际快递巨头联邦快递公司,每天向全世界211个国家递送250万个包裹,其中99%属于限时递送,大量的业务处理和信息跟踪,不仅依靠由15.25万辆卡车和560架飞机组成的运输队伍,更重要在于其先进信息服务能力。

  调节现代经济

  如果说传统物流也具有服务经济和联络经济的功能的话,那么,主动调节经济则为传统物流所不能为,成为现代物流所独有的功能,这也正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的意义之所在。

  首先,现代物流调节着现代经济的速度。随着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速度大大加快,在瞬间即可完成,这样,物流速度就决定了流通速度。国外的研究表明,在一个典型的制造企业中,产品生产的时间只占整个生产过程总时间的10%,而工序间的物流活动时间则占到了90%。因此,无论在生产领域还是流通领域,物流时间占据绝大部分的经济活动时间,缩短物流活动时间,就可大大提高现代经济的速度。

  其次,现代物流可以调节现代经济的质量。在现代社会化大生产体系下,消费者手中的任何一件商品,都要经历原材料的采购供应、生产和销售的过程,因而形成了由供应商、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和消费者等多种经济主体组成的供应链。传统物流管理方法是企业各自为政,只考虑自身库存,所以供应链上层层设库,重复库存和大量的产品积压成了普遍现象,最终导致全社会库存大,货物的周转速度慢,经济效率低下。现代物流管理跨越了单个企业的利益,从整个供应链上考虑库存问题,避免了重复库存,供应链上企业信息共享,实行以消费者需求为源头的拉动式管理,大大减少了产品的积压现象,这样整个社会的平均库存水平下降,经济质量提高。此外,实现供应链物流管理还可以提高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供应链上的一个普遍现象就是“牛鞭效应”,即需求的变动会沿着供应链从下游到上游逐级放大,消费者需求的微小变动会带来供应商需求预测的巨大变动,传统的物流管理使每个企业无法了解消费者的真实需求,会增大企业经营的风险,实施供应链管理使企业共享了信息,真实地反映了需求的变动,大大减轻了“牛鞭效应”,增强企业抗御风险的能力。2006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为18.3%,在未来若干年内,如果能降到接近目前发达国家10%左右的水平,就说明我国经济成功地实现了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轨。

  再次,现代物流可以一定程度上调节现代经济的规模。以色列物理学家高德拉特曾经提出一个约束理论(TOC),TOC认为企业和任何其他的系统一样都会有一个瓶颈(或制约)因素,它限制了企业的产出和利润,企业要不断地寻找系统的瓶颈,打破瓶颈,再寻找、再打破。TOC强调物流的中心地位,它以物流类型划分企业类型,平衡系统的物流量而不是生产能力,通过瓶颈资源的可用能力确定物流量,从而是瓶颈资源的物流决定了整个企业的产出。TOC同样适用于宏观经济管理,国民经济是一个有机联系的产业系统,必然有一个瓶颈产业,改善瓶颈产业的物流能力可以扩大整个经济的规模。此外,区域物流的发展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如发达的物流园区可以与工业园区形成配套,不仅能够吸引大批的投资,其本身又可作为经济增长极带动区域其他产业的发展。

  最后,现代物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现代经济结构。现代物流服务业的发展,直接壮大了第三产业,同时还使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企业物流不断分化出来,产业结构比重发生了根本变化,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现代物流还可作为区域经济竞争的手段,调整地区的经济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