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金融危机激发我国物流业潜力

  19日,中国贸促会、美国运输与物流协会等在南京联合举办中美物流论坛。与会中外专家、行业巨头普遍认为,在美国金融危机背景下,作为新兴行业的中国物流业,机会大于挑战。

  国家商务部服务贸易司杨博介绍,2007年,中国物流业增加值1.7万亿元,同比增长20.3%,物流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17.6%,占GDP的6.9%。在江苏,发达的制造业也催生物流业快速崛起。2007年,全省实现社会物流总额76418亿元,占全国的1/10,增长22.7%,物流业增加值1593亿元,增长17%,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16.75%。

  但与发达国家甚至是世界平均水平比,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短腿”仍非常明显。资料显示,全球物流业务总量3000亿欧元左右,前十家物流企业占了约20%份额。与这种市场集中度相反,中国物流业却普遍小而散,有1.3万家左右第三方物流商,但没有一家建有全国性网络,仅上海市大小物流企业就有十几万家,这种四分五裂的格局必然提高物流成本。我省现有物流企业3万多家,而初具规模的企业只有100家左右。

  “世界上储藏成本高于运输成本,而中国相反”。中国物流行业5000亿美元产业产值,70%花在运输业上,另有15%是行政管理成本,这和美国4%左右的行政成本差距明显。统计显示,中国物流只有10-20%外包,这个数字欧洲为35%,美国为50%,日本更是达到80%。

  中国物流业第三个挑战是专业人才的缺失。大田物流首席执行官戴思蒙德透露,他们公司专业人才缺口就有30%左右。

  差距就是潜力。中国物流企业要突破本土限制,成立地区性公司,尽量扩大网络覆盖面,在提高效率、政府调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新的起色。

  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物流业有挑战,更不乏机遇。麦肯锡上海分公司全球副总裁黄赟分析,华东地区对欧美运输会受出口影响而减少,业务格局将会有所改变,比如,业务范围将从跨洲运输更多地转向亚洲地区航线,美国东部航线好于美国西部航线,等等。与此同时,物流业也在并购资产层面迎来很多机会。中国物流企业可以利用美国商务部探讨将物流设备、技术参与中国产业这个过程,力争合作商机。

  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物流产业的影响

  由一年前次贷危机导致的金融风暴最终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并正在向实体经济渗透,有可能导致全球经济危机。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刚有发展趋势的物流产业的影响很大,包括由于现在金融危机致使全球经济不景气而对物流产业产生的负面影响和从这次金融危机的产生原因来总结出我国物流产业应避免的类似问题,对将来物流业的发展敲响了警钟。另外,有些专家还提出了在美国金融危机给我国冷链物流带来了机遇。通过分析全球经融危机对我国物流产业的影响提出了在金融危机下我国物流产业的应对策略和建议。正确的看待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物流产业的影响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金融危机、物流产业、影响、启示

  从2001年起,美联储为刺激经济,开始实施低利率政策,引发了大量购房的需求。为盘活资金紧跟市场,金融机构投入了一系列金融创新产品,形成了一个复杂的以住房为资产基础的金融产品链。这些金融创新产品的畅销,助长了金融机构的贪婪,加上这些产品基本属于场外金融衍生品,缺乏严厉监管,以及金融产品链条过长导致信息严重不对称等等原因,金融机构普遍放松了对相应风险的识别与控制,这种恶性循环发展到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并向全球蔓延曾经风光无限的美国式金融体系遭受重创而与次贷相关的的金融衍生品涉及全球投资者,因此导致危机迅速向全球扩张,全球金融危机爆发。

  一、对物流产业产生的负面影响

  美国金融危机正在全球范围内对各行业造成冲击,我国的物流产业也不例外。我国物流行业的业务量明显下滑,对物流企业造成很大的冲击;对于以外贸物流行业为主的企业造成的压力很大;许多以航海运输、航空运输、铁路运输、汽车运输方式进行物流的企业面临着破产。这种影响会随着金融危机在中国的不断渗透会变得更加严峻,整个行景不容乐观,

  由于金融危机使整个行业不景气的原因,现在物流企业贷款很难。银行放贷需要抵押,物流企业的资产大多是仓库、车辆等,银行不认这些,因此物流企业贷款很难。在目前这种经济不景气业务量锐减的背景下,企业亟须资金的支持,资金链一断,就基本面临破产。

  目前,金融危机已对全球实体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2008年世界经济已明显放缓,下行风险逐步加大,前景更加不确定,并且会造成经济不景气的可能性巨大。预测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2.2%,发达经济体经济2009年将下降0.3%,其中,美国经济将负增长0.7%,欧元区两个主要经济体德国和法国将分别负增长0.8%和0.5%。对于中国这些主要的外贸国的经济逐渐萧条以外贸物流行业为主的企业造成的压力很大。据有关人员估计今年行业外贸物流业务量下滑有30%以上,对于许多经济外向型的城市,出口贸易及关联产业直接受到欧美市场需求放缓的影响,外围经济一萧条,各个行业的需求量随即减少,这也意味着进出口贸易量随之减少,下游的物流业必然受到冲击,例如深圳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飙升的油价上半年已经对行业造成冲击,如今外围经济危机对深圳物流企业的影响更是“雪上加霜”,目前深圳港口码头都是以外贸为主,珠三角地区一些工厂倒闭和生意不景气,造成整体货量下降,拖车企业自然就无货可拉。“目前集装箱运输企业卖车的非常多,不少企业做不下去就把车转让出去,这种情况目前还有增加的趋势。

  在面对金融危机对国际业务为主的我国物流企业,正在进行调整以改变这种多行业的不良影响,这对企业有很大的意义。企业稳住阵脚积极思变,现在以外贸为主的物流企业都在做调整,原来全是做国际业务的,现在也开始做国内业务,寻找新的增长点。在转型的同时,物流企业也努力降低各项成本,开源节流。深圳越海全球物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虽然面对着高油价、出口放缓等经济外部环境的巨大挑战,但该公司还是靠着创新和战略性的远见,在行业内取得惊人的发展。去年该公司的现金流有80亿,今年1到9月就达到150亿,逆市增长了一倍多,利润也在增长。外围经济危机对行业影响很大,深圳物流企业有7到8成的企业都是在做出口型企业的业务,这些物流企业日子很难过,但对主要做国内内需的物流企业来说,影响不大。在积极开拓新市场的同时,物流企业也希望政府能够施以援手,对物流行业进行一定的扶持。美泰国际物流董事长周伍权说,他希望政府首先是进一步规范市场。现在很多小的物流企业,车大多都是套牌的,这些不正规的小企业搞坏了市场,他们的套牌车费用低,用低价格到处抢生意,扰乱了整个市场。

  许多以航海运输、航空运输、铁路运输、汽车运输方式进行物流的企业面临着破产。源于华尔街的这场金融危机给造船航运业带来一轮重新洗牌:那些现金充裕或者能从银行拿到大额授信的优质企业将趁机在市场重组中进一步壮大自己,而那些纯粹靠高息借贷或者杠杆融资的“投机”公司将面临举步维艰、进退两难的境地,要么被兼并收购或者申请破产。造船业的行业像这样一旦不景气,那么就势必会牵连到以航运为主要运输方式的物流产业的正常营运。购置船只的成本加大,而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航运的运费已低至不能弥补成本,不少航线正被迫亏本经营,加上银行要求增加保证金,航运公司经营环境将更困难。金融危机正在影响我国航空业,一方面,消费者开始削减出行成本,减少乘坐飞机的次数,从而减少了航空公司的业务,许多以前需要空运的物品公司由于受到金融危机影响,行业不景气,也减少了以空运进行流通的商品。另一方面,由于银行体系出现动荡,航空公司的融资也更加困难。而航空业一直是属于高负债率的行业,购买飞机的资金有相当一批来自于银行贷款等融资方式。而现在的银行贷款变得更加的困难。以铁路运输和汽车运输为主的物流公司也存在类似以上的担忧和影响。

  二、带给物流行业的启示

  导致全球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还在于金融机构过度开展金融创新追求最大利益,而忽略了对相应风险的承担与控制。

  这实际也给物流金融创新重要的警示:在金融创新过程中,如何有效监管金融机构的具体运作,促使其对业务风险进行识别及有效管理,至关重要。

  作为近期兴起的一种重要金融创新业务,物流金融通过银行与物流企业的合作,主要以供应链上的动产担保为依托,给供应链提供融资服务,有助于提升供应链整体的运作效率。发展物流金融创新,还可以改变银行担保贷款集中在不动产领域的状况,对降低金融领域的系统性风险也具有重要意义。

  但在迅速开展物流金融创新过程中,必须吸取全球金融危机的教训,对创新中的风险进行充分识别、评估与控制。

  以下就在总结全球金融危机的基础上,结合物流金融创新的特点,归纳了物流金融创新风险控制的主题思想:

  1、勇于创新仍是发展方向。通过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剖析,可知金融创新不是问题,对金融创新缺乏有效控制才是关键所在。尤其在中国,利用金融创新分散风险的机制还很落后,风险主要集中在商业银行系统,当遇到较大的金融冲击时系统很可能难以消化,所以我国大力推进金融创新,构建有效的风险分散转移机制仍是主要的发展方向。

  2、从系统工程的角度考虑物流金融创新的风险管理。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历程,彰显了从系统角度考虑金融创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具体对物流金融创新而言,应该从整体的高度把握物流金融创新的背景、特点及趋势,并基于此,系统分析风险来源及相应的风险管理对策。

  3、加强宏观经济运行的分析,高度关注经济周期波动可能带来的风险。全球金融危机对商业银行的重要启示是,在经济增长阶段忽视风险必将导致经济减速阶段的风险甚至是危机的爆发。类似于住房抵押贷款金融创新链,物流金融创新也必须在经济增长时期正确估计最坏情况下的风险,充分考虑宏观经济出现问题时的风险大小及应急措施。

  4、关注与控制物流金融新增风险。类似于住房抵押贷款,物流金融创新可以缓释信用风险,但同时又会增加一些新的风险,例如担保品价格风险、变现风险等,对新增风险的分析与控制是业务能否正常发展以及风险管理水平高低的关键,将最终影响银行资产的安全。

  5、利用金融衍生品建立物流金融分散机制需要把握金融创新与风险控制的平衡。物流金融应该利用金融衍生品建立物流金融风险的分散机制,比如,构建担保池、应收账款资产池,促使物流金融资产证券化等,这些有利于将业务风险有效分散和转移,但在这一过程中必须注意金融创新与风险控制的平衡,即便在业务蓬勃发展时,实时的监管、贷款审核条件的严格遵守等等仍然需要,这也是全球金融危机给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

  6、建立相应的金融危机应急机制。政府、金融机构等都应该针对具体的创新业务制定相应的金融危机应急方案,这一点将有效抑制金融危机的扩散。

  7、积极开发风险控制技术,跟进金融产品创新步伐。随着供应链时代的到来,供应链链条上物流与资金流整合越来越重要,这就需要金融机构不断开发物流金融创新产品满足供应链资金需要,同时金融系统内部也要进行金融产品创新促使贷款风险分散转移,这些都要求相应的风险控制技术能够得到积极的开发和利用,以跟上金融产品创新的步伐。

  8、内部评级法应在银行内部与物流金融业务中逐渐实行。应该鼓励银行基于物流金融的风险采用内部评级模型来设置相应的资本金,确保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防止流动性问题产生。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妥善处理储蓄和消费的关系,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处理好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发展的关系;处理好监管与创新的步伐相适应;进一步完善中国金融立法,维护国家金融安全;金融对外开放要与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健和安全相适应;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地区间贸易和投资多元化。

  三、物流业发展面临新契机

  今年美国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中国经济在全球影响下开始下滑。在中国所有企业普遍遇冷的情况下我国冷链物流却在当中看到了商机。从冷链物流企业来看此次的金融风暴对于我国物流业更多的是一次机遇,金融风暴到现在为止影响的是出口企业和生产企业。虽然我国的南方企业比如:深圳、广东等企业都面临这倒闭。但是这些企业大都是生产型企业和出口型企业,对于物流业虽然会对一些企业产生影响,但是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一种机遇。我们要充分的利用这次机会整合我们的队伍。由于我国物流甚至冷链物流业还处于发展初期,当前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对冷链物流内部的调整。提高我国冷链物流技术,做好中小型企业从传统化冷链物流转向现代化。强化冷链物流的内部资金链、产业链。

  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物流产业的影响归结为以上几个方面,这只是现在市场上表现出来的现象和有关专家对近期影响的估计。随着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转化的过程中,影响还会发生变化,但我国物流产业做好充分的准备来应对这次金融危机的风暴还是很有必要的。也许在经历这次经济灾难,我国的物流产业会变得更加的成熟,发展前景会更加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