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资产处置完结四大AMC市场化转型
1.4万亿不良资产处置完结四大AMC市场化转型
十年前,为剥离国内四大国有银行背负的巨额不良资产包,中央政府成立包括信达、华融、东方和长城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即AMC),处置高达1.4万亿银行业不良资产。十年时间已到,这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对于当初万亿不良资产处置情况如何,外界则一直众说纷纭。
日前,本报从上述四家资产管理公司获悉,对于当初的不良资产,这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基本已处置完毕,而承载了十年的“历史使命”,也将在今年宣告结束。然而,已经完成上述任务后的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却将面临巨大的转型压力。
雾里看花的“成果”
虽然四家资产管理公司自从2006年之后,就不再对外发布财报,外界对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处置1.4万亿不良资产的成效到底如何,也难以看清。而随着十年“大考”临近尾声,记者从这四家资产管理公司的公告新闻中理出一份并不明晰的成绩表。
去年12月底,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宣称,其十年间收购不良债权本金约为2634.5亿元。长城资产总裁赵东平对外表示,长城资产已经超额完成国家核定的资产处置与现金回收目标任务,到2006年底就完成现金回收目标计划的125.4%。
承载不良贷款规模最大的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十年间接手的政策性不良贷款近1万亿。记者从该公司了解到,截至去年底,信达累计回收现金1900多亿元,并以支付债券和再贷款的利息返还有关银行,去年的盈利是12亿元,现金回收率约为20%。
另一家资产管理公司华融则从工行接收了4070亿元的政策性不良资产,然后将其中650亿元转化为国有企业股权,并对另外2204亿元人民币贷款进行资产重组。在商业收入上,华融表示,去年的商业化收入是14.3亿元,其中纯商业收入是13.4亿元。
另外,记者从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公布的2008年业绩中也发现,到去年6月末,东方资产已经累计接收银行不良资产6751.46亿元。
对于这些可查成绩,国内一些经济学界人士在接受本报采访时发表了认同的意见。
5月26日,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告诉记者,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基本已完成了十年前的“历史使命”,而他对上述四家公司的经营业绩也表示了认可。
5月26日,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则在受访时称,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处理政策性不良贷款的效果有好有差,现金回收率这个指标并不能真实反映这四家公司十年间的工作成效。
谋转型探索市场化
十年使命即将完成,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并未就此停步,而是积极寻求市场化路径谋求转型。
记者也了解到,在几年时间里,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已经在市场化道路上迈开了步伐。它们都设立了包括证券、信托、保险等金融机构子公司,如信达资产和建设银行合资成立了幸福人寿,长城资产也成立了长城人寿,东方资产成立了证券、投资控股金融租赁等一系列子公司。
就在5月11日,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和西部城市重庆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华融资产总裁赖小民当日给华融未来的走向提出了明确的计划。赖小民称,将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彻底走市场化路子;适时引进优秀的战略投资者,实现多元化、综合化的金融控股集团;最后择机上市。
5月8日,在东方资产举行的商业化工作会议上,东方资产也透露了公司商业化业务发展方向。据本报获得的信息,东方资产将仍走不良资产主业作为核心业务的道路,同时做好金融平台对接,利用客户资源开展财务顾问等中间业务。
然而,在谢国忠看来,资产管理公司要走商业化的道路也会存在一些尴尬,他表示,作为国家政策性的资产管理机构,要按照市场化的道路走,并不容易,现在业界都在担心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会滋生一定程度的不良贷款,而这些贷款最后会不会仍然转嫁到这四家公司身上,还要拭目以待。
“如果说转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未来可以走市场化的道路,他们将不再是专门处理银行不良贷款的国有机构,身份需要转变,在市场上,他们可以选择购买银行的不良资产包,并且按照市场竞标方式获得那些资产,对非常不好的资产包,也可以放弃,不过在未来几年里,它们能不能完全做到这一点,值得怀疑。”谢国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