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招标投标制度的经济学反思

  招标投标制度的经济学反思

  建设工程推行招标投标制已有20多年的历史,对我国经济秩序的改善和投资效益的提高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取得明显成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有必要从经济学角度进行分析,对招标投标中的问题进行反思,使招标投标制度进一步完善。

  一、交易成本与招标投标制度

  制度经济学以制度为对象,研究人、制度与经济活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全面转轨时期,制度经济学无疑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

  交易成本是制度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借助这一分析工具,人们能够用经济学方法来研究制度的运行与演变。交易成本是指完成一项交易所花费的时间、精力、物力和财力。一般来说,包括搜寻费用、谈判费用、监督费用等几个方面。科斯在分析企业产生的原因及企业规模大小时,都是以更有利于节省交易成本为出发点。科斯定理的基本思想是,在交易成本不为零的情况下,制度的安排至关重要。

  制度从广义来说,可以理解为人为制定的规则、程序和伦理道德的行为规范。人们总是在现实制度所赋予的制约条件下活动。好的制度可以提高整个制度范围内社会成员的互动效率,进而提高整个社会效率。如果制度缺失或不完善,社会成员的互动效率下降,人们将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而陷入无休止的争斗之中。不合理的制度妨碍、限制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必须加以改革和完善。

  招标投标是在长期经济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成熟的交易方式,具有公开、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等特点。从经济学角度来分析,招标投标能够发挥信息揭示和信息传播功能,有效减少信息不对称的程序,从而减少交易成本。招标投标作为一级密封拍卖的另一种称谓,能够发现局部均衡价格,使招标人与投标人之间达到帕累托最优。为提高中标率,投标人依据自己的生产成本制定最有竞争力的标价,竞争越激烈,标价越低,中标结果越对招标人有利。招标投标过程中投标人之间的博弈,有利于招标方。因此,招标投标制度在国际工程承发包、物资采购等领域广泛采用。

  建筑市场交易是在不对称信息下完成的。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当市场主体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时,任何一种有效的市场制度必须满足“激励相容”和“个人理性”。在招标投标中,激励相容是指投标人积极贡献私人真实信息对自己和招标人都有利;个人理性是指投标人只有在参与投标的获利比不参与投标高时才会决定参与投标,招标投标制度能够满足“激励相容”和“个人理性”前提。

  尽管招标投标制度有以上优点,而且我国推行工程招标投标制已有20多年的历史,但现实却不容乐观。由于外部环境的限制和实际操作中的走样,招标投标制度的优点没有完全发挥,其局限性与不足反而暴露出来,有许多问题值得深思。

  二、我国招标投标制度的反思

  招标投标制度作为我国建筑业管理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和交易方式的改革,是在政府的强制推动下建立起来的。从1981年开始,经历试点、推行和逐步完善三个阶段,目前已经成为建筑市场的主要交易方式。由于我国处于新、旧经济体制过渡阶段,旧体制的功能与惯性远未消失,新体制的功能尚不完善,致使建设市场交易成本过高,交易秩序出现混乱,影响了招标投标制度的效率。主要表现在:

  1、不合理的行政干预,导致“寻租”

  招标投标本是一种商品交易行为,却带有太多的行政干预色彩。对于公款投标项目,政府作为国有资产管理者,需要行使一定的监督管理职能。但如果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直接干预招标投标活动,则可能破坏招标投标的公平、公正性,导致大量“寻租”现象和腐败案件。由于招标过程中大量“寻租”活动,隐形开支增加,产生“寻租”成本,加大了交易成本。

  2、招标投标方式与范围混淆

  招标投标有公开招标、邀请招标、协商议标等多种方式。一些人错误地认为,只有公开招标才是最科学合理的,议标就有问题。岂不知公开招标虽好,却周期长,成本高,如果不论项目性质(公款项目还是私款项目),不管项目大小(造价上千万还是上百万),一律强调公开招标,明显加大了无谓的开支,使招标投标的社会成本增大。因此,应区分项目性质和大小,采取灵活的招标方式,决不能强求一致。

  3、缺乏招标投标“门槛”价

  招标投标门槛价是指必须到有形建筑市场交易的最低造价限额,门槛价太高和太低都不经济。太高不利于充分竞争,太低则可能延长交易周期,增大交易费用。门槛价多少为恰当呢?比如,是定为1000万元还是定为500万元,这要根据具体情况,以交易成本最低为判断标准。

  4、市场均衡价决不是最低价

  招标方在通过竞争性招标中,往往选择报价最低者中标,以达到降低投资的目的。但标价不是越低越好,如果价格低于成本,破坏了市场均衡,就会影响工程质量,不但损害承包商利益,最终还会损害业主利益。招标的根本目的是择优,而不是单纯压价。如果通过招标节省的投资大于业主招标的费用开支,就可以认为是有效的、合理的。片面压价,违背价值规律,偏离社会福利最优的均衡价格,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可取的。

  5、过度竞争,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在一些地区,一个小小的工程就有几十家公司去投标。每个投标人(承包商)都要支付投标费用,包括正常投标费用和隐形开支,但中标的却只有一家。如果几十家承包商的开支之和大于投资节省效益,则提高了社会总成本,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因而这种制度和做法是无效的。有的企业每年参与上百个项目投标,却中不了几个标,这样的企业又有什么效益可言。

  6、肢解发包,增大了交易成本

  实施工程总承包,一次合约,一次交易。如果肢解发包,将土建与安装(或装修)工程分开,主体与土方工程分开,则无疑增加了交易次数,增大了交易成本,是不经济的。

  三、建议与措施

  在招标投标制度经济学分析的基础上,为节约交易成本,完善招标投标制度,提出以下建议与措施:

  1、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在工程招标中,代理人(承包商)与委托人(业主)的利益不一致,必须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激励机制采用主动方式激发代理人的积极性,让代理人为委托人谋求最低利润。监督机制则是以防御方式阻止代理人的消极怠工和机会主义行为。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由于工程中标签约后,还有一段较长的履约期,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显得更为重要。

  2、强化规则,防止软约束现象出现

  从制度约束层面来看,分为正式约束和非正式约束。招标投标制度的正式约束方面,通过颁布《招标投标法》,制定招标投标实施办法及相关规则,的确有了很大进展。但在非正式约束方面,如传统文化、价值观等,还远远滞后,出现软约束现象,使得招标投标制度大打折扣。

  正式约束的建立可以借鉴国外经验和一些国际惯例,移值和输入规则,以减少制度创新和变迁的成本。但非正式约束却难以从国外借鉴,需要一个建立过程,只有非正式约束与正式约束相容,制度才能发挥作用。否则,再好的制度,或由于不合国情,或由于实施中非正式约束的缺失,都会变形以致最后流于形式。因此,要加强非正式约束的建立,保证制度的严肃性,改变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在招标投标过程中,必须建立有效的制度实施机制,彻底改变招标投标中的权力观、人情观,减少操作中的灵活性、弹性和例外(特权),保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使招标投标制度得到真正落实。

  3、完善招标投标信息网,提高信息透明度

  寻找潜在的交易方,签订并履行合同需要花费大量的成本。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商务中的运用,可以节省大量交易成本。建立全国统一的招标投标信息网,招标方在网上定期发布招标信息,投标方在网上公布有关自己生产能力、履约情况、技术水平等,可以减少大量的搜寻成本。借助于信息网,还可以提高招标、投标、评标的效率,提高信息透明度,大大节约签约及相关交易的成本。

  4、严格市场准人与清出制度,改变过度竞争状况

  无论是公开招标还是非公开招标,都有一定的交易成本。在不加限制的情况下,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开支。有些投标人的实力较弱,没有任何竞争力,按正常情况根本就不可能中标,允许其参与竞争,只能是无谓地增加双方的成本。如果对投标人实行严格的资格预审,或建立红名单(信誉良好企业人围),或通过总分包方式建立起长期合作的关系,就可以节省许多交易费用。因此,要严格建筑市场准入与清出制度,加强资格与资质审查,控制建筑市场规模,彻底改变以往那种过度竞争的局面。

  5、科学决策,减少招标投标费用

  在招标投标过程中,招标方与投标方均会发生一些费用开支。招标费用主要包括:信息发布、招标文件编制、组织答疑及评标、起草合同、合同谈判以及履约监督等等。投标费用主要有:信息搜寻、报名费、投标文件制作、市场价格预测、分包商选择、合同谈判以及为争取中标所花费的隐形开支及风险费用等。对于招标方,应根据工程项目的性质和大小,合理选择招标方式,制定科学的招标投标“门槛”价。有条件情况下,尽可能选择标准合同文件(如FIDIC合同条件),以减少合同起草成本和后期违约风险。对于投标方,更应该注重投标策略,充分估计投标成本,并结合自己的承受能力和利润大小,择优选择投标项目,提高投标中标率。在招标投标过程中科学管理与决策,大有文章可做。

  由于建筑市场的特殊性,工程招标不同于一般物资招标,投资大,生产周期长,监督履约难,交易成本高。过高的交易成本是社会财富和资源的一种无谓的浪费,有时其浪费是惊人的。作为制度的设计者、执行者不能熟视无睹,有责任为完善招标投标制度出谋划策。一个市场不能完全消除交易成本,关键是如何减少和节约交易成本,这正是我们进行招标投标制度经济学反思的目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