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寻找地方金融改革的新起点

  “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和融资平台管理。着力优化信贷结构,创新地方金融管理体制,鼓励地方金融加快发展,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向县域延伸,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金融组织。”这是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对地方金融体制改革提出的目标。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两会期间,来自我省金融界的代表和委员纷纷热议:“十二五”开局之年,我省地方金融改革新起点在哪里?

  给农村小贷公司“松绑”

  我省农村小额贷款公司试点3年来,已开业的农村小贷公司为215家,注册资本总额达326亿元,成为民间资本进入融资领域最直接、有效的渠道。但发展至今,农村小贷公司遭遇种种“成长的烦恼”。

  据省工商联一位政协委员的调研显示:农村小贷公司从银行业金融机构获得融资时,是以一般工商企业的身份,融资成本比同业拆借成本高;在同业存款时,则只能按照单位活期存款利率计算利息,远低于金融企业的同业存放利率。同时,农村小贷公司因身份为非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能享受财政扶持资金。此外,政策规定,农村小贷公司从银行业金融机构获得融入资金的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50%。凡此种种都约束了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空间。

  为此,该委员建议,为农村小贷公司办理工商登记、税收征缴、土地房产抵押及动产和其他权利抵押、财务监督等相关事务时,不妨参照银行业金融机构标准;提高农村小贷公司向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贷款额度和负债率;将农村小贷公司的贷款业务纳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

  村镇银行追求“小而精”

  宿迁沭阳东吴村镇银行是全省首家成立、全国首家开设分支机构的村镇银行,两年多来,信贷范围覆盖了全县大部分乡镇。截至去年11月底,该行存款余额达9亿元,累计投放贷款12.33亿元,贷款余额达7.5亿元。

  虽然运行成效不错,但省人大代表、宿迁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王柏,生对其存款稳定性相对较差的现状心存忧虑。目前,该行仅有30%的存款是个人储蓄存款,超过50%的存款是政府协调的存款。同时,由于银联的入网费高达300万元,对此类小银行机构又缺乏差别性的支持政策,该行银行卡业务难以开办。存贷款总量偏小,“存短贷长”的现象明显。该行存贷款总量分别占该县农村市场份额的1.6%和2.1%,活期存款占存款总量的95%,半年及半年以上的贷款占贷款总量的比重超过98%。

  对此,王柏生指出,在成立初期,村镇银行应走“小而精”路线,正确处理政策性与盈利性的关系,避免片面追求短期效益而盲目扩张,强化差别营销意识,不断提高信贷资产质量。

  压缩地方政府融资平台

  省政协委员、中国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行长孙持平认为,在信贷投放上,对地方融资平台要控制压缩,重点关注中小企业、消费、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新农村建设。这样,金融机构的转型才能更加符合“十二五”期间实体经济发展的需求。

  省政协委员、江苏银行连云港分行行长陆岷峰对此也深有感触。近两年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展迅速,但风险同时正在积聚。数据显示,截至去年6月末,全国商业银行地方融资平台贷款达7.66万亿元,目前存在严重偿还风险的贷款占比达23%。

  陆岷峰指出,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立法已势在必行。因此,对于政府担保物应建立担保准入制度。从目前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担保方式看,抵押物包括土地、房产等,质押物包括土地出让收益权、城市维护收费权、景区门票收费权等,保证方式多为政府融资平台之间相互担保,或者是政府承诺函、安慰函,从实质上看,上述担保大部分属于无效担保。

  陆岷峰还特别提出,完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规划、审查制度,应从其投资项目着手。许多在建的基础设施等项目其实不一定符合当地的经济发展需求,例如一些偏远地区大兴土木、修建高速公路,但实际上建成后的利用率却极低。项目审批后,还应对资金的去向、项目进展、还款来源不断跟进、审查,保证资金落到实处,同时确保还款源充足,降低风险。(记者:朱彬彬杜颖梅张丽娅金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