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金融脱媒,银行股价值需重估

  近期,“金融脱媒”受到热议。记者发现,金融脱媒并非只是时尚话题,通过解读当下银行中报中攸关“金融脱媒”的具体指标,可以深刻感受中国商业银行商业模式的转型。而具体到投资者,则可以进一步了解银行股的价值前景。

  金融脱媒已经实现

  什么是“金融脱媒”呢?简单说,金融脱媒是指在金融监管下,资金的供给绕开商业银行这个媒介体系,直接输送到需求方和融资者手里,造成资金的体外循环。金融脱媒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经济金融化、金融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商业银行主要金融中介的重要地位在降低,储蓄资产在社会金融资产中占比持续下降,由此引发的社会融资方式由间接融资为主向直、间接融资并重转换的过程。

  在中国银监会网站里,记者找到中国商业银行“金融脱媒”的铁证。该网站8月11日公布的《2011年商业银行主要监管指标情况表》里,我国商业银行的“表外加权风险资产”一栏显示,2011年二季度,有60555亿元表外风险资产;而一季度,该数据为57990亿元。一个季度,中国商业银行的表外风险资产就净增加2565亿元。

  哪些是“表外加权风险资产”呢?表外加权风险资产涵盖了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信托类产品、银行承担委托贷款、承销债券等众多投资者听起来很熟悉的子项目。

  中国商业银行一个季度便净增2565亿元“表外加权风险资产”,意味着,过去三个月,每个月至少800多亿资金供给绕开商业银行这一“媒介”,找到了需求方。尽管名义上,发行理财产品、信托产品、委托贷款都是由商业银行来承担的,但实际上,发行理财产品、信托产品、委托贷款相当于资金供给方——产品购买者直接给企业放贷,而银行只收取低额手续费。虽然“表外资产”在理论上已把风险转嫁给了购买者,但现实是,商业银行被迫向资金提供方分享属于银行的部分收益,银行只担任服务方。而银行作为承销商帮助企业发行债券,被业界称为银行实现“金融脱媒”的标志。这标志着中国商业银行由完全的资本密集型金融企业向半资本半服务的金融企业转变。从根本上,也意味着中国商业银行商业模式的转变。尽管今年商行承销的债券数量并不多,但是中国商业银行已经实现了金融脱媒,即中国商业银行的商业模式正向逐步服务化、逐步市场化转变。

  中间业务尚待提升

  由于目前尚无权威专业机构公开披露“表外加权风险资产”具体子项目信息,作为灰色地带,连专业人士都只能获取市场中的众多不完全统计数据,投资者要想获取数据则难度更大。那么投资者如何解读已上市银行的“金融脱媒”程度?又如何来了解商业银行商业模式转换成功的程度呢?

  在商业银行的年度报表里,专业人士常解读“利润构成”这项指标,其中,“中间业务收入”一项反映的就是商业银行发行理财产品、信托产品、委托贷款和承销债券等金融服务项目的收入。换句话说,中间业务收入在整个利润构成中的占比能反映商业银行商业模式转型成功的程度。在成熟的欧美国家,中间业务收入一项,在银行利润构成中占比一般是30%-40%不等。而我国,目前大的商业银行中,该占比仅18%-25%左右,而小商业银行的该项占比才10%-15%之间,极少数甚至连10%都不到。由此,我国商业银行商业模式的转型尚在逐步推进当中。

  当然,金融脱媒虽然近期遭热议,但并不陌生。在2008年,金融脱媒也曾一度受到关注。那么近期为什么再度“翻红”呢?这源于去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逐步收紧,银行进入加息通道,中国的商业银行将认真吸储、弱化放贷当作当下要义。由此,前期被宽松的货币政策宠坏的资金需求方进入了资金饥渴期。而持续的通胀、股市表现不理想、楼市进入尴尬调控等众多原因让资金盈余方寻觅资金增值保值的通道。资金供需双方正大光明地绕过银行,开始了“自由恋爱”。

  那么,到底中国商业银行的商业模式何时大面积实现成功转型呢?有研究人士告诉记者,伴随着“十二五”时期的金融规划对中国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未来,商业银行的零售业务占比不断提升,银行业对中小企业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中间业务收入”将逐渐丰满。而未来五年或许就是中国商业银行商业模式走入新成熟的一个时间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