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恶性市场操纵案件频发,有上市公司搞信息操纵

  据证监会官方微博发布消息,证监会在今日新闻发布会通报4起市场操纵典型案例,并表示今后还将陆续通报相关案件的稽查执法情况。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某某表示,近三年来,操纵案件数量明显大幅上升,且恶性操纵案件频发。作案手法呈现账户关联隐蔽化、操纵手法多样化、信息型操纵等新变化。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某某8月22日,通报了证监会近年来市场操纵案件的执法工作情况。

  发言人表示,操纵市场误导和欺诈市场投资者,损害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破坏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信任基础,扰乱资本市场秩序,阻碍自由市场机能和有效价格机制,抑制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正常发挥,是资本市场中的严重违法犯罪行为,对此,证监会给予以严厉打击。历史上先后查处了“XX科技”、“ZZ创业”、“W隆”、“饪RR”等一系列操纵市场大案要案,维护了市场秩序。促进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2008年至今,证监会对150多起涉嫌操纵市场的案件开展了调查,其中正式立案80余起,作出行政处罚决定41起。移进公安机关16起,法院对其中7起做出了刑事有罪判决,18名当事人被判处了有期徒刑并处罚垒,追缴非法所得共计2.6亿余元。

  发言人介绍,随着我国资本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近三年来,操纵案件数量明显大幅上升,且恶性操纵案件频发,有的操纵主体系累犯,多次操纵多只股票,交易金额和获利金额巨大,最高非法获利达1.68亿元。最近查办的两起操纵案中,操纵者选择多只小盘股,利用明显资金优势进行连续交易和对倒交易,累计交易金额多达几十亿元,获利数千万元,达到了犯罪刑事追诉标准。证监会将于近期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从办案实践来看,市场操纵的作案手法也呈现出一些新的变化:一是账户关联隐蔽化。从原来的使用本人账户或借用亲属账户,到无任何身份关联的融资户的使用;通过多地多点布局、使用无资金往来的多账户进行分工操纵等。二是操纵手法多样化。“抢帽子”交易、连续交易、虚假申报、反复撤单等手法从无到有、花样翻新。在有的案件中,操纵者不是采用单一的操纵手法,而是综合运用开盘集合竞价虚假申报、盘中拉抬、尾盘封涨停等多种手法进行市场操纵。三是信息型操纵案件值得关注。有的操纵主体故意编造、传播、散布对证券价格有重大影响的虚假信息,误导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以此获利。有的上市公司为配合大股东、高管减持等需要,控制信息发布的内容和时机,以所谓“股价维护、市值管理”方式进行信息操纵。此外,从包括证券场外市场、期货市场、衍生品市场等中国资本[2.13%]市场整体看,跨市场操纵也开始出现。执法实践中,已经遇到跨期货、现货市场操纵的案例。

  发言人表示,为进一步打击市场操纵行为,证监会开发了互联网信息稽查分析系统,目前己正式上线。该系统基于云计算、云搜索、云定位等领先的网络技术功能,采用行情波动、信息披露,舆情动态三者联动模式,主动发现案件线索,通过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及时性、提高透明度,遏制市场操纵、虚假信息披露等违法违规行为。同时,证监会将进一步完善相关规则,加强交易所对市场操纵行为的日常监控、动态分析和评估管理,针对不同类型操纵采取相应的措施,坚持前端介入、及时制止。证监会还将进一步完善行政、刑事调查衔接机制,采取重大案件会商、司法机关提前介入、联合办案等多种方式,加大刑事追责力度。对于多次操纵、拒不配合调查、获利金额巨大、社会影响恶劣的,坚决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切实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