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3万亿信托下半年到期,大批公司将破产
2014年下半年信托行业将迎来偿付高峰,规模逾3万亿元,并在2015年全年维持高位。信托产品中的高利息和不良贷款可能增加行业风险。XX国际经济研究所称,根据信托行业资本水平计算,其可承担的最大亏损为2555亿元人民币。这也意味着,该行业的资产违约率为2.3%。然而,在2007-2009年间,信托产品平均违约率在3%以上,由此推算,一些信托公司极有可能在未来数月违约。
因为信托违约率、杠杆率都呈上升趋势,国家监管也更加严格,投资者将不得不面临巨大的亏损风险。但是,更大的影响来自银行和信托公司自身。
信托业将面临巨大改组潮
信托行业管理资产从2008年1.2万亿暴增至2013年10.9万亿,扩张了几乎十倍。这一增速明显超过所有其他金融部门,如保障房、银行和保险公司。信托业目前是中国第二大金融分支,中国影子银行是其主要推动者。
2014年下半年,无条件的偿付规则可能被打破,投资者的信托亏损将更难获得赔付。有极大可能只有10万元以下的小型投资能获得赔偿,较大投资者可能没有任何补偿。
大量信托公司采用了过于激进的策略,可能会有大批公司在未来几个月内破产。最近报告表明,在信托行业中,背景调查走过场、资产大幅高估等现象非常普遍。资金不足的信托公司很可能被资金雄厚的大型公司收购。信托业改组潮将与违约率上升共同来临。
一旦信托违约波及过大,政府可能会出面干预。1999年,中国创立了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接管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同样的策略也可以用于信托基金。
银行不得不为个别信托产品托底
信托产品投资者多是银行和高净值个人。银行也是大多数信托产品的最终贷款人,在2013年底,银行信托资金规模预计达到7.6万亿元。信托作为与其他金融机构的桥梁,帮助银行规避资本充足率和存贷比等审慎制度监管。
单位信托占到当前未偿付信托规模的73%,监管机构不可能救助所有信托产品;因此,如果信托资产质量快速恶化,银行受到的冲击最大。商业银行往往是单位信托产品受益人,不得不承担与这些产品相关的损失。基于银行庞大的资本和准备金规模,其救助能力是不容置疑的。2014年第一季度,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已达到125万亿元。2014年到期的单位信托规模约为4.1万亿元。假设这批信托的违约率为5%,则总损失为0.2万亿元,若全部被银行吸收,相当于增加了0.2%的不良贷款率(第一季度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04%)。
银行间市场可能受到重挫
通过搭桥公司的复杂运作,银行可以以信托产品的方式,给高风险企业发放贷款。信托受益权在银行间市场的转让,最终可以让银行从高风险贷款中获得高收益。XX国际经济研究所预计,2013年银行间与信托受益权相关的同业拆借资金规模约为1.35-2万亿元,占到2013年单位信托总规模的17.8%-26.3%。这一过程帮助银行间市场资产规模快速增长,从2008年底的6.5万亿,飙升至2013年的21.5万亿。
信托产品作为银行间资产
随着单位信托违约增加,银行所持有的受益权也会面临各种风险,如期限错配、抵押品贬值、信贷流动性降低,甚至是银行倒闭。基于收益权的银行间市场也可能出现流动性风险。
融资租赁或许是出路
信托行业亟需更加完善的监管体系,应综合整个金融行业,包括信托基金、融资租赁公司、互联网金融、信用担保机构和货币市场基金。此外,多样化的融资渠道,如开放债券市场、改进上市制度,对私人放开基建投资,或许能够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融资租赁或许是一种可行方案,可以提高资金效率。相比其他资金来源,融资租赁不需要巨额首付,还能让企业用到更先进的设备。基于这些优点,融资租赁在未来几年可能会飞速发展,尤其是在汽车、航空和医疗保健等领域。2014年融资租赁市场规模已达3万亿人民币左右,预计未来数年会有两位数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