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IT评标专家到底错在哪(下)

  几点建议

  积极探索电子化评标系统。目前,有些地方的建设工程项目招标活动已开始试行远程电子评标系统,不仅提高了评标效率,大大减少了评“人情标”的几率,还实现了评标专家资源共享的良好局面,其效果明显。如能在货物类和服务类招标项目中去应用这一新技术,对有些县区相关行业缺乏专家评标专家问题的解决意义重大,更能保证评标环节的公正性。

  整肃评标专家库。严格依法审查评标专家条件,严禁各种借口放宽条件随意扩大专家库阵容。有些地方为了开展招标采购活动,擅自降低评标专家条件,将从事有关专业工作满五年者或持有专业文凭但未从事本专业工作、对市场行情不熟者已纳入了专家库的;对因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五六个人太少且无法成库,又担心专家成“常委”,影响招标采购活动的公平性,便放宽专家条件、降低专家标准的,都应当进行分档管理。对仅凭文凭入库的专家不可迁就,应当予以剔除;对缺乏职业道德或纪律观念不强者应加强教育,以观后效;对熟悉政府采购、招标投标的相关政策法规,熟悉市场行情,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遵守招标纪律,具有高级职称或者具有同等专业水平,但只是从事相关领域工作不满八年的人员应酌情使用。另外,与周边县区联合建库。将各自合格的建设工程类、政府采购类的评标专家联合组建成专家库,实现资源共享,跨县区使用,可以较好地解决了本县评标专家库中个别专业项目专家较少或空白的问题。

  着力提高评标技能。首先应熟悉有关法律法规。《政府采购法》、《招标投标法》和《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财政部长18号令)、《政府采购信息公告管理办法》(财政部长19号令)、《政府采购供应商投诉处理办法》(财政部长20号令)以及财政部、监察部联合下发的《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管理办法》(财库[2003]119号)等有关法律法规。其次应掌握评标程序和要领。第一步对投标文件初审即资格性检查和符合性检查。依据法律法规和招标文件的规定,对投标文件中的资格证明、投标保证金等进行审查,以确定投标供应商是否具备投标资格;依据招标文件的规定,从投标文件的有效性、完整性和对招标文件的响应程度进行了审查,以确定是否对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作出响应。第二步澄清有关问题。对投标文件中含义不明确、同类问题表述不一致或者有明显文字和计算错误的内容,评标委员会可以书面形式(应当由评标委员会专家签字)要求投标人作出必要的澄清、说明或者纠正。投标人的澄清、说明或者补正应当采用书面形式,由其授权代表签字,并不得超出投标文件的范围或者改变投标文件的实质性内容。第三步比较与评价。按招标文件中规定的评标方法和标准,对资格性检查和符合性检查合格的投标文件进行了商务和技术评估,综合比较与评价。第四步推荐中标候选供应商名单。中标候选供应商数量应当根据采购需要确定,但必须按顺序排列中标候选供应商。第五步编写评标报告。评标报告是评标委员会根据全体评标成员签字的原始评标记录和评标结果编写的符合规定内容的评标报告。再次要构筑切磋技能平台。每半年举办一次专家培训班,除邀请大专院校专家、教授、法律专家、资深评标专家、上级领导讲课外,开设互动话题;让专家发言,谈论见解和体会,交流学习;较大规模项目的评标活动,政府采购监督机构应建议招标人跨市区抽取五分之二的专家与本地专家共同组建评标委员会。这样不同县市区的专家在一起评标,既能注意自身素质表现,又能相互学习取长避短,更增加投标人和评委接触的难度和成本,有利于公道评审,产生公正结果。第四应大力营造钻研业务氛围。提倡评标专家平时自加压力,勤学苦练,精益求精,做尖子型、全面型的专家;鼓励专家撰写业务性稿件。招投标监督机构应在县报、县网络媒介上开辟“专家之声”栏目,为专家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同时,还应当采取一些激励措施:县、市、省、国家级行政主管部门主办的刊物和其他业务刊物发表的业务研讨性文章,除同等稿酬奖励外,视不同级别刊物每篇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

  加强对评标专家的监管。一是明确规定不良行为表现。招投标监督机构应明文规定:凡是出现迟到或早退、当回避不回避等违反评标纪律的、不作解释又无故而不参加评标的、不经请假而不参加培训的,草率评标且不能履行评标专家义务的或不能胜任评标工作经考核不合格的,由于主观臆断评定导致投诉或评议不称职等种种表现列入不良行为;二是推行评标结束评议制度。招投标监督机构应在每次评标结束后,对评标专家的工作态度、业务水平和公正合理性等进行评议打分,并按30%、40%、30%的比例加权计算评标专家的得分,每半年,对评标专家的工作态度、业务水平、遵纪守法等情况对评标专家作出评价。对表现优秀的应给予表扬和奖励;对表现较差的应提出批评,或依照规定进行处理。三是建立人头档案。每位专家一份档案,记录着每一次评标期间的行为表现;四是动态管理。每半一次汇总,一个年度一次总结。对尚不够依法处理的应当采取充电候用方式限期达标;凡是在一年内有三次迟到、早退或无故不参加评标、应当回避而不声明和不回避等情形之一的或者评判技能不高、专业水平低下、没有达到专家水平,招投标监督机构除发文通报外,还应对其警告、暂停评标资格或视情建议上级主管部门将其清退出专家库,并按有关法律、法规给予经济处罚等。同时还应及时在本地政府采购网上、当地交易市场的信息栏内予以公示。此外还注重将符合相关专业条件的专家及时征集入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