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解,才有理解
“过去我一直以为,只要我们自己行得正坐得直,那么任何一个项目我们都能够做得很好,依法操作,切实节省了资金,这样不仅采购人会理解我们,供应商也会给予我们应有的尊重。可是最近我有了一些新想法,我们应该更加注重政府采购的沟通工作,无论是对于采购人或者是供应商,让他们能够全面深刻地了解这项制度,这样才能够获得他们的理解,从而认可和支持”。近日,在和某省政府集中采购中心主任聊天时,他说出了这样一番话。
据他介绍,由于中心近半年来采取主动和采购人沟通联系的办法,无论是开辟特殊项目的绿色通道、还是主动上门服务和售后质量的问卷调查,在过去的半年时间里,采购中心在付出更多心血和努力的同时,也切实收到了一些效果。
他举例介绍到,在该省民政厅的一次棉被采购中,由于在时间上比较急,采购中心在接到任务的当天就主动找来采购人,就标书的制作、质量问题,配送方案等进行磋商沟通,直到晚上10点左右,标书内容基本确定下来了,采购人要离开时,问中心工作人员要不要一起走,得到的回答是,现在必须再仔细检查一下,同时也要做好第二天联系供应商的准备,不然到时肯定来不及。采购人当时说了一句话“原来你们也挺辛苦的啊,以前还以为你们的工作就是组织下开标之类的。”
还有一次是省内一所高校采购一批教学设备,经过专家评审,最后是一家国内企业中标,对方的校长知道这件事情之后不干了,打电话来说:“为什么不买国外进口的啊,我听说你们还给他们加了分,是不是你们得了对方什么好处啊。我们这个实验课题可是重点科研项目,到时设备上出现了问题我们可担不起这个责任!”这位主任介绍说,“说真的,当时接完电话后真想和对方吵一架,可是又觉得这样解决不了问题,于是我后来亲自去他那进行了解释说明,把国家扶持自主创新政策和国内这家企业的具体情况都做了详细介绍。还带开玩笑的说,我们的确得到了点好处,但这好处是整个国家的,促进了民族工业自身的发展。这位校长最后不好意思地说,开始是因为不了解情况,听别人说都是采购中心一手指定要买这个企业的产品,还特意给他们加了分,所以才有那样的误会。
曾经还和一位集采机构负责处理质疑投诉的工作人员聊过,他介绍说,在供应商的质疑投诉中,至少有70%是和采购人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这至少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作为政府采购当事人之一,采购人是否真正理解和支持政府采购制度,在整个制度的推进改革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很多时候,我们自己做好了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让别人了解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采购什么、选择哪家企业不是操作机构说了算,而是国家的政策法规要求这样做。而取得这样共识的前提条件是,操作机构对其的有效沟通,有了解才有理解,有双向才有支持和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