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资纠纷引发刑事案件多发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企业员工的流动性也进一步加大,由此带来的一个问题是,企业员工在离职时因薪酬结算和违约金等劳资纠纷引发的刑事案件越来越多。2013年以来,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共发生劳资纠纷引发刑事案件8起,涉案17人,造成2人死亡、5人轻伤、4人轻微伤,以及一座厂房被烧的严重后果。据办案检察官分析,此类案件有以下特点。
涉案人员多为外来务工者,多数年纪较轻,文化程度较低。在17名涉案人员中,多数为河南、贵州等中西部地区到江苏南通的务工者,他们中间除1名涉案人员年纪较大外,其他均为“85后、90后”,其中“90后”有14人,最小的年仅17岁,且全部为初中以下文化,有6人仅有小学文化。正是因为年轻气盛,少不更事,并且文化程度不高、法律意识淡薄,所以遇事不能冷静处理,个别案件仅仅为了几十元的工资结算纠纷,原本只是想在受到委屈后“教训一下”老板,谁知最后无法控制局面,最终发展成严重的刑事案件。
涉案企业用工模式混乱。在8起案件中,被害人多为中小企业主或个体户雇主,这些企业多则三四十个工人,少则七八个工人,不但没有规范的管理制度,企业内部大小事务都由雇主一人说了算,而且企业的用工模式也极为混乱,从而导致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例如,企业用工均不签订劳动合同,雇主无故辞退员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甚至在员工离职时采取随意克扣、截留员工工资等方式企图留住员工,结果引发矛盾,最终演变成刑事案件。
劳资纠纷处理机制不健全。虽然现有的劳资纠纷处理有调解、仲裁和诉讼等多种渠道,但是无论是劳动仲裁还是法院诉讼,都有着较为复杂的处理程序,且期限较长,时间和精力成本很高。尤其是异地务工者,他们为了几千元甚至几十元的工资,不可能也不愿意通过这些方式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为成本可能比他们索要的工资更高。而调解方式,即使找到相应的部门,也很难及时有效解决问题。比如,因劳资纠纷而最终导致纵火杀人的王某,曾先后报警,并找有关部门反映问题都没有结果,在三番五次恳求老板结算工资未果的情况下,在绝望中采取了极端的纵火杀人方式报复企业主。
办案检察官建议:相关部门要加强对企业和个体户用工秩序的监督管理。其中,劳动监察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到这些中小企业中检查企业执行劳动法律法规和政策情况,特别是在签订劳动合同、工资标准、参加社会保险、工时制度,以及劳动标准和劳动保护等方面,切实纠正企业违法违规行为,努力从源头上防止劳资纠纷的产生。要建立健全高效的劳资纠纷处理机制。各级法院要充分利用诉讼保全和先于执行等法律手段,对劳资纠纷案件实行快立、快审、快结。同时可以加大司法救助力度,对经济困难的依法及时办理诉讼费用减免手续。要加强宣传教育,增强雇主和劳动者的法律意识。尤其要以近年来因劳资纠纷引发的重大刑事案件为教材,加大对中小企业守法经营教育,进一步增强依法规范经营意识。同时,还要在更大范围内加强对务工者正确维权方式教育,增强务工者通过正确合法途径处理劳资纠纷的信心,让务工者充分认识到威胁、恐吓甚至暴力讨薪可能面临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