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旅游签合同不能怕麻烦

  今年10月1日起实施的旅游法中明确规定,旅行社不得以不合理的低价游组织旅游活动、诱骗旅游者,不得通过安排购物或者另行付费旅游项目获取回扣等不正当利益。

  旅游法“落地”已近两个月时间,新法是否已被市场接受、旅行社及游客对该法律的反映如何?记者为此展开调查。

  ■社区调查

  今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旅游法对零负团费、强迫购物、强迫参加自费项目等行为均明确禁止。

  记者调查发现,旅游法实施两个月以来,市场反响有所不同。国内游市场十一黄金周期间出团率下降过半,随着天气变凉,旅行社业务也再次迎来冰点。而在出境游市场上,发往新马泰、日韩等亚洲国家的旅游团,团费平均上浮35%左右。

  短途游受挫出境游涨价

  在山西省太原市某旅行社任导游的王小姐告诉记者,她认识的几个导游中,今年十一没有人带团,除了受天气影响,更多是因为旅行社和游客都在观望,而导游也需要从以往吃回扣的赚钱方式中另寻出路,再加上十一期间高速公路免费,不少游客都选择了自驾游出行,这让旅行社几乎在黄金周期间没有业务。

  中国西安某旅行社导游李先生介绍说,随着旅游法实施所带来的团费上涨,加之近年来人们出游观念发生转变,乐于采取自驾游、自助游的人群比例不断上涨,导致公司游客数量有明显下降。

  与国内游惨淡的市场回应有所不同,旅游法出台后,出境游更多的变化则聚焦在涨价上。在北京一家只承接出境游的旅行社内,记者发现,泰国7日游的价格已经超过7000元。据该旅行社的业务员赵先生介绍,泰国、巴厘岛、普吉岛等短途线路,因此前自费和购物的项目比较多,故涨幅明显。“例如泰国游之所以涨价,是因为把以往自费项目一并算到团费里了。”赵先生说,目前这类路线的团费基本上涨30%左右。

  游客想购物导游很犯难

  除了价格上涨引发游客人数减少外,让承接出境游旅行社“头疼”的,还有旅游法里不得强制购物的规定。据赵贺介绍,十一期间,该公司发往欧洲的一个团里,有两名游客想去购物,因为存在语言不通等种种障碍,游客希望导游能带其去购物场所。几次沟通后,导游劝说无果只好组织该团内的50名游客进行表决。“如果50人全部同意,导游会跟游客签订书面协议,再将游客带到购物地点,只要有一人否定,这个购物的行程就不会启动。”赵先生说,在出境游过程中,确实有部分游客是有购物需求的。

  而在某国旅工作的王先生也告诉记者,购物是旅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出境游时,当地的物价水平偏低,很多游客表示愿意购物。

  对此,清华大学法学院黄教授认为,在发达国家,很少出现强制购物的现象,我国之所以出现强制购物,主要是旅游市场处于低层次低水平的发展阶段,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不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较低,旅游公司之间通过不正当手段低价揽客、恶性竞争,让“羊毛出在羊身上”。因此,必须充分发挥法律的规制和指引作用,促使旅游公司依法开展旅游业务,使旅游价格日趋合理,最终和旅游服务质量相匹配。

  旅游签合同已成法定条件

  无论旅游法让旅行社赚钱还是亏本,游客们更关心的是自己的口袋有没有被保护起来。细读旅游法后不难发现,在游客权利保障方面,该法作出了较为细致的规定。

  旅游法中明确规定,旅游合同应当采取书面形式。也就是说,如果旅行社不与游客签订旅游合同,则属于违法行为。而游客也不能怕麻烦,一旦决定参加哪条旅游线路、在哪个旅行社报团,就要把能够想到的所有相关问题,都事先和旅行社商定,并明确写在合同中,甚至在需要时,还可以自拟附件加以明确。

  与之对应的,即便游客签订了合同,在跟团游过程中,如果发生家中有事、身体不舒服等情况,也可以随时解除旅游合同。据了解,有部分游客在出境游时,很想去看看儿女或者亲友,这种情况下,游客可以提出离团,并与旅行社签订书面合同,但因为提前离团发生的经济损失,大部分需要游客自行承担。

  提醒游客注意的是,旅游法虽然明确禁止强制性购物或者参加自费项目,但并不意味游客不能购物,只是购物行程必须征得游客同意,或者由游客提出。旅行社可以在合同中写明购物的时间、次数,游客购物权利就可以得到保障。同时,旅游法还明确,凡是在旅行社引导下所购买的物品,游客可以在旅行结束后30天内无条件退货。

  跟团游过程中,如果出现纠纷,游客可以拨打投诉电话,如果在景区内,还可以找专门的投诉办公室解决问题。即便当时在外地,与酒店或者景区的纠纷没有解决,在旅行结束后,游客也可以通过旅行社来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