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鉴定所需的材料需要质证吗

  司法鉴定材料需要质证。

  《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对有关单位和个人提出的证明文书,应当辨别真伪,审查确定其效力。

  第六十八条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并由当事人互相质证。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证据应当保密,需要在法庭出示的,不得在公开开庭时出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第四十七条下列情形,控制书证的当事人应当提交书证:

  (一)控制书证的当事人在诉讼中曾经引用过的书证;

  (二)为对方当事人的利益制作的书证;

  (三)对方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有权查阅、获取的书证;

  (四)账簿、记账原始凭证;

  (五)人民法院认为应当提交书证的其他情形。

  前款所列书证,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当事人或第三人的隐私,或者存在法律规定应当保密的情形的,提交后不得公开质证。

  (一)鉴定委托书,应载明鉴定机构名称等;

  (二)被鉴定人身份证明文件;

  (三)病历及辅助检查材料;

  (四)重新鉴定的,应该在委托书中注明,并提供原鉴定意见书;

  (五)应注明委托鉴定材料的名称、数量。

  需要的时间,是司法鉴定机构应当在与委托人签订司法鉴定协议书之日起,三十个工作日内,完成委托事项的鉴定。

  根据《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第二十八条,司法鉴定机构应当自司法鉴定委托书生效之日起三十个工作日内完成鉴定。

  鉴定事项涉及复杂、疑难、特殊技术问题或者鉴定过程需要较长时间的,经本机构负责人批准,完成鉴定的时限可以延长,延长时限一般不得超过三十个工作日。鉴定时限延长的,应当及时告知委托人。

  司法鉴定机构与委托人对鉴定时限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在鉴定过程中补充或者重新提取鉴定材料所需的时间,不计入鉴定时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