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产、轻安全问题原因及对策
重生产、轻安全,是企业普遍存在的“老大难”问题,是安全生产的大敌。如何把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的正确轨道上来,确保在安全无忧的前提下搞好生产经营工作,是企业,特别是煤矿电力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重生产、轻安全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煤矿电力企业之所以与其他行业一样,存在重生产、轻安全的问题,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第一,重视有形指标,轻视无形指标。企业的年度生产经营指标、月度生产经营指标,是通过数字来反映的。正是基层领导把主要注意力放在完成生产经营指标上,因而,重生产、轻安全便成为必然。
第二,重视安全教育,疏于事故防范。对于党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生产方针,各单位领导可谓能倒背如流,安全生产也是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并坚持党政工团齐抓共管。但是,从培育本质安全型企业和本质安全型人的角度来分析,企业仅仅重视安全教育是不够的。我们的企业,安全教育从年初搞到年尾,零打碎敲的事故仍几有发生,究其原因,就是安全防范工作不到位、不严密。追究下去,在于领导干部对生产全过程的安全保障工作没跟上,事故隐患仍然存在。这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不少企业重生产、轻安全问题是客观存在。
第三,重视规章制度建设,轻安全文化建设。从本质上讲,安全生产的过程是人与物有效结合的过程,是人通过对物的操作、指挥和使用,使其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经济效益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起着决定性作用。既然人是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那么,用什么样的文化理念指导和规范员工的行为,就不是仅靠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所能解决的问题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各类规章制度当然十分必要,但是,任何制度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总有涉及不到的方面和环节。而文化对员工的意识和精神具有渗透、浸润、启迪和提升的巨大作用,随着企业安全文化的灌输、培育和行为养成,员工除自觉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外,还能创新安全环境,攻克设备缺陷,消除安全隐患等,形成上下同欲,齐心协力抓安全、保安全的浓厚氛围。有了这样的群众基础作后盾,何愁安全生产搞不好呢?
二、解决重生产、轻安全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一是让安全管理由“软任务”变成“硬指标”。煤矿电力企业作为地面生产单位,虽然生产过程很直观,但员工整天在高温、高压、高空环境条件下作业,而且发供电设备具有技术含量高、运行程序复杂,员工一着不慎就容易酿成重大事故。所以,在煤矿电力企业工作的领导干部天天如坐在火山口上一样提心吊胆,寝不安席。为什么?就是对安全没把握。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把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到实处,就必须对安全指标进行细化、量化,坚持与生产经营工作同布置、同检查、同考核,使安全工作由“软任务”变成真正的“硬指标”。
二是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进一步加大事故处罚力度。安全不安全,领导是关键。而重中之重的是领导干部的责任心和作风转变。有的领导干部拿着企业的不菲年薪,却不多用心思和精力在抓安全生产上,到基层检查指导工作浮风掠影,走马观花,尤其是对高危地点不深入、不到位,习惯于听汇报,下指示,根本不了解安全生产的实际情况。这种高高在上的老爷作风如不解决,不发生事故属于不正常现象,而发生事故才属于正常现象呢。因此,对于因不作为而导致事故发生的领导干部,必须严肃追究其政治责任和经济责任。
三是强化技术业务培训,努力提高员工素质。员工技术业务素质的高低,关系到安全工作的成败。只有员工技术业务素质提高了,才能真正做到按章作业、正规操作,实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也不被别人伤害”的“三不伤害”目标。为此,我公司始终把加强职工业务技术培训作为提高员工素质,增强安全生产保障能力的基础性工作来抓。除充分利用班前班后会、安全活动日和每周一题等形式对职工进行经常性安全意识和安全基础知识教育外,还组织开展了大规模的职工技术比武、反事故演习,以及全方位隐患排查治理会战等。尤其是对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坚持定期对他们进行安全培训,做到了人人持证上岗。仅2006年,我公司就培训特种作业人员462人,非特种作业人员336人,并组织82名职工参加了集团公司首届职工技能大赛,激发了职工学技术,学业务的积极性,职工安全技术水平明显提高,为安全生产奠定了基础。
总之,解决重生产、轻安全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本文作为一孔之见与同行交流,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集中大家的智慧和力量,共同搞好企业的安全生产,为和谐社会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