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安全发展理念(十七大精神)
安全生产事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事关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十七大报告把安全生产纳入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全面贯彻十七大精神,对于我们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不断加强和改进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安全发展,是在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生命权利和职业健康前提下的发展。安全发展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改革开放成果惠及百姓的充分体现,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反映。
几年来,省安全监管局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切实加大监管力度,有效地遏制了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趋于好转。
一个时期以来的安全生产形势虽然保持了稳定态势,但与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的期望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差距,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近年来,我省经济快速发展,给安全监管工作带来了新的难度;民营经济规模迅速扩大,安全基础管理薄弱;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员密集,不安全因素相对增加。安全生产工作依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安全生产两个主体责任落得还不够实,在有的地方,“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二是安全生产基础仍然薄弱,安全投入不足,安全生产准入门槛过低。三是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素质偏低。四是安全监管队伍力量不足,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
工业化中期,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快速增长的同时,生产安全事故也处于“易发期”,要求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到2010年,我省要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技术支撑体系、信息体系、宣传教育体系和应急救援体系。事故总量下降,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比2005年下降35%以上,工矿商贸从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比2005年下降25%以上,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重特大事故起数比2005年下降10%以上,职业危害严重的局面得到有效控制。全省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
完成以上目标和任务,安全监管部门必须进一步加强学习,解放思想,狠抓落实,切实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一是抓好各级政府和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完善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考核机制,制定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的考核办法,明晰各地、各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进一步强化政府的领导责任、具有安全监管职责部门的监管责任和企业的主体责任,切实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基层和企业。严格实行安全生产问责制度,加大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力度。
二是持续加大对安全生产隐患的治理力度。要研究建立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实现隐患排查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和经常化。要抓住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企业,针对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加强治理。要对排查出的重大隐患分级建档,落实整改责任、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加强跟踪督办。
三是改革创新安全监管的体制、机制。要继续理顺省、市、县三级监管职责,调整现行管理体制。在行政审批权相对集中改革的基础上,研究减少审批、下放权力的问题。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执法水平,确保执法效果。加强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围绕支持配合、协调服务、监督指导,完善工作机制、协调机制和联动机制,抓好直接监管的行业和企业,协调指导好其他主管部门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监管。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加快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抓好预案编制和演练,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增强救援保障能力,加大对重大危险源和事故隐患的监控力度。积极引导各类企业开展安全标准化活动,树立安全生产标准化典型,推进企业本质安全步伐。
四是健全完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做好《安全生产法》、《吉林省安全生产条例》配套法规、规章的制定工作。结合执法工作实际,修改完善《吉林省安全生产条例》。制定安全生产源头管理、过程控制、应急救援和事故查处等方面的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加强安全生产防范体系建设。
五是积极进行安全文化建设。要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宣传工作的力度,加快安全生产培训体系建设,构建覆盖全省的培训网络。继续强化安全生产监察员和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加强安全培训教育工作的监督检查。
六是全力推进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继续完善安全监管机构网络,采取委托授权监管、设置派出机构、成立执法队伍等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加快解决基层安全监管机构的问题。抓好省市县三级基础建设,加强机构体制、装备、信息化、应急中心、培训基地、科技支撑项目建设。完善安全生产责任考核、法律法规、技术支撑、应急管理、安全技术人才培养和职工安全技能培训等五大体系。加强能力建设,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安监人员素质。(作者系省安监局党组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