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安全成本分析和投资技术

  一、安全成本分析

  安全,一般意义上讲是以追求人的生命安全与健康、生活的保障与社会安定为目的的。为此,人们需要付出成本,从这一意义上讲,安全投入没有所谓投资的意义。但是作为企业,从安全生产的角度考察,安全则具有了投资的价值,即安全的目的有了追求经济利益的内涵。由于安全工程(管理与技术等)很大程度上是为生产服务的,首先安全保护了生产人员,而人是生产中最重要的生产力因素;其次,安全维护和保障了生产资料和生产的环境,使技术的生产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安全对企业的生产和经济效益的取得具有确定的作用,安全活动应被看成一种有创造价值意义的活动,一种能带来经济效益的活动。所以,把安全的投入称作一种投资,也有了现实的基础。当然,安全投资的本质与一般经济活动投资的本质是有区别的。如安全不能单纯地考察经济效果,不能简单地用市场经济杠杆调控等。我们更多地是用投资的理论和技术来指导安全经济活动。

  安全活动是以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为前提的。把投入安全活动的一切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称为安全投资,也称为安全资源。因此,在安全活动实践中,安全专职人员的配备、安全与卫生技术措施的投入、安全设施维护、保养及改造的投入、安全教育及培训的花费、个体劳动防护及保健费用、事故援救及预防、事故伤亡人员的救治花费等,都是安全投资。而事故导致的财产损失、劳动力的工作日损失、事故赔偿等,非目的性(提高安全活动效益的目的)的被动和无益的消耗,则不属于安全投资的范畴。

  根据不同的目的和用途,安全投资有各种各样的分类方法。如按投资的作用划分,有预防性投资,包括安全措施费、防护用品费、保健费、安全奖金等超前预防性投入;控制性投资,事故营救、职业病诊治、设备(或设施)修复等。按投资的时序划分,有事前投资,指在事故发生前所进行的安全投入;事中投资,指事故发生中的安全消费,如事故或灾害抢救、伤亡营救等事故发生中的投入费用;事后投资,指事故发生后的处理、赔偿、治疗、修复等费用。按投资所形成的投术“产品”划分,有硬件投资;软件投资。按安全工作的专业类型划分,有安全投资;工业卫生技术投资;辅助设施投资;宣传教育投资(含奖励经费);防护用品投资;职业病诊治费;保健投资;事故处理费用;修复投资等。

  科学地进行安全投资,进行安全投资技术的研究是提高社会或企业有限安全投入效益的重要方面。要研究不同时期、不同行业和不同安全生产水平企业的安全投资强度和结构问题,如研究国家或行业的安全投资指数;预防性投资与事故投资的结构,安措经费与个人防护品费用的比例结构,安全技术投资与工业卫生投资的比例结构等。表1是抽样调查研究得到我国80年代工业安全投资总体水平。

  二、安全投资技术

  工业安全措施经费是保障安全生产的物质基础,通常工业安全卫生领域涉及的资金消费,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安全卫生(劳动保护)技术措施投入;二是个人劳动防护用品费用;三是工伤与职业病费用。其中作为事故预防性资金,即属于安全生产措施性的资金主要是前两项,这就是安全生产技术措施资金和个人劳动防护用品费用。

  长期以来,我国的安全生产技术措施投入主要是从企业更新改造资金中提取,其比率一直规定为10-20%。根据有关科研课题的抽样调查,我国国营企业在80年代实际执行的提取比率大约在5-12%之间,即实际上国家80年代每年的安全生产措施经费大约维持在5.3-12.7亿之间,90年代约30亿。个人劳动保护用品费用方面,自1981年以来,企业个人劳动保护用品费用一直作为企业生产成本方式来运作,其消费的水平一般占社会集团购买防护费用达15亿以上。进入90年代,我国安全技术措施资金和个人劳动防护费用两项之和,全国总计每年约为60亿左右,这一水平仅占国民收入的0.2%;其中安全生产技术措施投入与个人劳动防护用品费用的比例结构约为1:2。表2、表3我国工业系统80年代的安全措施费用消费水平。

  利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利益原则”、“资源合理配置”的经济学思想,建立适应新体制下的安全生产措施费用保障新机制是很重要的。为此,遵循的原则应该是:“提高国家总体安全生产措施费用效率的原则”,“谁受益谁整改,谁危害谁负担,谁需要谁投资的原则”。这就要求国家制定的安全生产资金政策要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及行业生产特点相结合,与国民生活水平和企业生产效益水平相适应;要求企业在进行安全卫生管理中,需要进行合理的投资评价和安全卫生专项资金的科学管理和监控;要求国家或行业部门制定的安全生产的投资政策要符合“利益原则”,按价值规律进行安全投资活动;国家、地方、企业和个人具有承担安全卫生经济负担的责任和义务;在确定安全生产投资规模时要讲经济规律,使安全投资与企业生产和企业经济效益相联系;企业安全活动要按经济规律办事,在国家制定的适应市场经济的安全投资政策下进行安全生产经济活动。

  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以及面向二十一世纪,工业企业应该从走内部挖潜和适当扩大投资规模相结合的路子,逐步转向强化安全卫生投资的良好循环之路。即:在近期内安全生产投资水平的保持现有的规模的基础上,适当加大投资力度,进而逐步使安全生产投资达到国民收入的1.5%左右(本世纪末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同时改进安全生产资金的管理方式,调整目前企业安全生产投资的结构。为了保障有效安全措施费用,需要统一认识,推行安全经济科学管理,落实投资政策,并采取具体的措施,如:推行二类以上危险行业生产投资项目论证报告中的“安全技术经济保证措施”专篇制度;坚持执行生产投资项目的“三同时”政策;推行企业安全设施、设备的专门折旧机制,折旧经费专款专用;个人劳动保护用品划归安全技术部门作为事故预防费用统一管理使用,企业的安全生产措施费用与个人劳动防护用品费用的投资比例结构逐步从2:1过渡到1:1;坚持更新改造费的安全技术措施费用提取办法和原则;利用工伤保险机制与事故预防相结合;在安全管理中,应该加强安全经济管理,应该制定相应的政府法规和落实相应的管理政策;推行安全会计制度;完善安全经济统计;进行安全卫生项目的经济可行性评价程序等。

  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以及面向二十一世纪,工业企业应该从走内部挖潜和适当扩大投资规模相结合的路子,逐步转向强化安全卫生投资的良好循环之路。即:在近期内安全生产投资水平的保持现有的规模的基础上,适当加大投资力度,进而逐步使安全生产投资达到国民收入的1.5%左右(本世纪末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同时改进安全生产资金的管理方式,调整目前企业安全生产投资的结构。为了保障有效安全措施费用,需要统一认识,推行安全经济科学管理,落实投资政策,并采取具体的措施,如:推行二类以上危险行业生产投资项目论证报告中的“安全技术经济保证措施”专篇制度;坚持执行生产投资项目的“三同时”政策;推行企业安全设施、设备的专门折旧机制,折旧经费专款专用;个人劳动保护用品划归安全技术部门作为事故预防费用统一管理使用,企业的安全生产措施费用与个人劳动防护用品费用的投资比例结构逐步从2:1过渡到1:1;坚持更新改造费的安全技术措施费用提取办法和原则;利用工伤保险机制与事故预防相结合;在安全管理中,应该加强安全经济管理,应该制定相应的政府法规和落实相应的管理政策;推行安全会计制度;完善安全经济统计;进行安全卫生项目的经济可行性评价程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