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基于BPR思想的会计业务流程再造

  【摘要】传统的会计业务流程已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要想使会计信息效果大幅提高,必须打破传统会计模式,以业务流程再造思想为基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企业会计业务流程进行再造,从而建立更为高效的符合企业运作需要的会计业务流程。

  【关键词】业务流程再造(BPR);会计业务流程再造;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企业要想达到预期的占有率和经济效益,就必须提高自身的应变能力与竞争能力。西方国家的众多企业通过业务流程再造(BPR),极大地提高了经营效率和市场反应速度,于是BPR便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有效利器。但BPR的实施不仅是一项简单的信息工程,而且给企业带来的是管理的变革。同时,企业为了对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作出准确的预测和灵活应变,要求会计信息系统能够提供与管理和营销活动密切相关的实时财务信息以及强大的控制管理功能。而现行的会计观念和会计业务流程均是工业社会分工理论的产物,与信息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加之在信息系统的集成方面缺乏技术支持。因此目前会计信息系统不能适应这种新的管理需求。要改变这种状况,唯有将先进的信息技术与业务流程再造的理论和方法相结合,对会计业务流程进行重新设计,建立高效的企业会计流程,从而满足企业管理者以及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一、业务流程再造理论的内涵

  (一)业务流程再造的定义和内涵

  业务流程再造(BPR)是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面对3C(顾客、竞争、变化)的挑战,是国际上流行的一种新的管理观念和方法。Michael Hammer在《再造企业》中,曾对BPR作出了权威性的定义:“BPR,是利用信息技术对企业业务流程作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的重新设计,以达到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现代关键业绩指标的巨大提高。”业务流程再造的核心是彻底重新设计企业流程,使得成本或时间上获得显著的改善。

  业务流程再造理论突破了传统劳动分工理论和“职能导向”的组织结构设计理论思想体系,强调三种观念:一是变职能观念为流程观念,为企业经营管理提出了全新的思路,即摆脱传统的组织分工理论的束缚,提倡顾客导向、组织变通、员工授权及正确地运用信息技术,达到适应快速变动的环境的目的;二是重新设计的观念,即对企业中陈旧的观念和与之适应的行为规范,要及时进行重新设计;三是绩效第一的观念,业务流程再造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业务流程、工作方式以及组织结构的改造和创新,带来组织绩效的大幅度提高。

  (二)业务流程再造的影响和效果

  业务流程再造对业务流程的活动集合、活动之间关系的变化影响,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理解。

  1、企业业务流程或流程中的活动减少

  由于信息技术的采用,以前由多个活动或流程分别完成的任务,可合并为一个活动或流程来完成,从而提高了业务流程的性能。也就是再造前后相比,为完成相同的任务所涉及到的业务流程或流程中的活动更少。

  2、更加强调业务流程或流程中活动之间的控制关系

  再造后的业务流程以流程为导向,更加强调资源共享和信息共享,共享也就是流程或活动之间的协作,而这种协作主要依赖于信息技术的运用,即控制流的合理使用。对于资源共享而言,其基础必然是建立在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之上,如果没有信息共享,那么流程资源也无法共享,信息共享是资源共享的关键。因此,业务流程再造更加强调业务流程或流程中活动之间的控制关系。

  总之,企业实施业务流程再造的目的就是提高业务流程性能,而业务流程的性能提高可以分解为业务流程各项指标的改善。根据业务流程再造理论创始人Hammer对于业务流程再造的定义,确定反映业务流程基本性能的四项指标为业务流程成本、业务流程质量、业务流程所提供的服务及业务流程的效率。企业实施再造就是要提高业务流程的四项指标性能,通过四项指标的综合平衡,达到业务流程性能的综合提高。

  二、会计业务流程再造

  (一)会计业务流程再造的基本原则

  会计流程再造的基本原则是:会计流程再造必须以信息用户的需求为导向,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对会计的观念、会计信息处理流程和会计组织结构进行全面的再造,以高度集成的方式,建立业务驱动型的会计流程。也就是必须坚持ESIA:清除(Eliminate)、简化(Simplify)、整合(Integrate)和自动化(Automate)。

  清除:指将企业现有流程内非增值活动给予清除。如过量的产出、活动间的等待、不必要的运输、反复加工、过量的库存、反复的检验和跨部分的协调等。

  简化:指在尽可能清除了非必要的增值环节后,对剩下的活动仍需要进行简单化。如简化表格、简化程序、简化沟通和物流等。

  整合:指对分解的流程进行整合,合并相关工作或工作组,使流程顺畅、连贯,更好地满足客户需要。

  自动化:指在对流程任务的清除、简化和整合基础上应用自动化。自动化应该承担的重点工作主要包括:累活、重复与乏味的工作;数据采集、数据传输和数据分析。

  (二)会计业务流程再造过程

  会计业务流程再造是指重建会计信息生成的流程。它是多层实施结构的核心层,该层所进行的是对现有流程的彻底重新思考与重新设计,正是会计业务流程重建的直接体现。

  企业业务流程重建实际上是一种经营哲理,是克服分工论在新的网络环境下的不足而产生的,其与分工论有相互补充的功效,而不是取而代之。会计业务流程再造同样存在这个问题,新的业务流程并不是要否认现有的会计业务流程,现有的会计业务流程将作为新业务流程中的一个子过程。对于系统内部而言,会计业务流程应与各种经营管理及业务活动紧密连接,实现企业内部各种业务流程的整合,达到优化各项业务流程的目的。对于系统外部而言,它可以与各种对外业务流程相联系,对外交往事务、相关数据收集以及大量的经济业务都可在网上进行。在该架构下,会计业务流程从企业内部扩展到企业外部,通过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会计业务流程进行相互集成,最大限度地提供各种信息,增强企业之间彼此的了解,实现跨组织的会计业务流程最优化。

  具体说来,再造会计业务流程的重点就是要针对现行会计信息系统的局限性,利用网络技术和事件驱动技术,改变信息的收集、处理和输出方式,建立起一种财务与业务协同的、交互式的新会计业务流程。

  1、会计数据的收集方式——自动收集

  在传统的手工会计业务流程中或者电算化会计流程中,会计信息的处理程序虽有不同,但是“识别”和“录入”这两个环节仍是人工完成。而理想的信息输入方式是,让计算机直接从原始凭证读取数据并加以初步归类而不需人工干预,会计流程简化为“发生经济业务(有原始凭证)→最终会计信息(包括会计报表)”所以如何让原始凭证的数据直接进入信息系统是再造会计信息输入环节的关键,进而也成为阻碍会计工作效率提高的一大瓶颈。电子原始凭证的自动录入不仅能提高会计工作效率,还能拓展信息的使用范围;原始凭证所包含的信息不仅有会计所关注的价值信息,还有数量信息、责任人信息等等,所以原始凭证的利用并不只是在会计上,而应为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所应用。只是由于传统纸介质载体形式下,受到建账和记账工作量的限制,许多有用的数据不能进入到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丢失了许多有用信息。电子原始凭证内容实现自动录入后,很容易实现凭证全部内容的传递和集中存储,这就可以充分利用原始凭证上的所有经济内容,进行加工、分类、汇总,来满足各种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电子原始凭证的自动录入使重建后的会计业务流程在获取数据时的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并且还对经济活动信息作了初步分类。无论是外部的原始凭证还是内部自制的凭证,它们所反映的经济活动在数据仓库里都是“资源—事件—参与者”等属性的集合体,是一组具有标准编码的源数据信息,为下一步加工处理和会计报告输出提供了良好的数据环境。事件驱动和网络实时报告等先进技术可以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作用,并且还可为数据挖掘等新技术提供数据平台,实现及时相关地为决策者提供有用信息的目标。

  2、会计数据的处理方式——事件驱动

  传统会计信息系统是功能驱动的,即对各种功能规定了数据的处理和输出方法。功能驱动的会计信息系统在信息处理上存在一个很大的缺陷,即只对经济活动的结果进行反映,从中看不到每项经济活动发生、执行与完成的全过程,而且其采用单一化的信息披露模式,定期将全部会计信息存放于几张固定的报表中提供给特定的使用者,这显然不能满足决策有用的会计目标。事件驱动本是一种计算机术语,意指当某一特定事件的要求代码进入工作时,程序指令开始执行。事件驱动会计信息系统的业务流程是,当业务事件发生时,根据数据处理规则将业务事件数据存入业务事件数据库,业务事件数据库中存放着由数据收集系统自动收集、只经过初步加工的源数据,当信息使用者想从系统中获取信息时,由信息使用者提出要求,系统启动相应的信息处理程序(模块),对业务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实时反馈给信息使用者。事件驱动会计信息系统包括加工模型库和报告生成器,加工模型库中存放了多种可供选择使用的会计处理程序,报告生成器根据用户的选择,调用模型库中适合的会计处理程序,对业务事件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处理,生成用户需要的信息,由网络传递给用户。然而加工模型库不可能包括满足所有信息使用者需要的加工模型,所以当模型库中没有合适的处理程序时用户可随时通过报告生成器向会计部门反馈加工模型的缺陷和要求新型的加工模型,甚至可以根据授权,自己设计模型以满足个性化需求。

  3、会计信息的输出方式——网络实时报告

  事件驱动模型制作完成后,使用者只需点击一下鼠标就能发出指令,几秒钟之后,会计信息就呈现于眼前。如果信息能够满足需要,则会计业务流程结束,如果不能满足需要,那么使用者可以重新发出其他指令,或者附带条件地发出指令,而会计信息系统会重新进行处理数据——输出信息的流程。可以看到,系统不会也不能单独执行其中的一个流程,处理——输出实际是一个流程。因此在设计事件驱动的加工模型库和报告生成器时必须连带考虑网络实时报告的特点:一是随时性。在任何时点,信息使用者都可以从网络上获得企业最新的财务报告,而不必等到一个会计期间结束后才可获得,即信息使用者可以实时了解企业财务信息的变化。同时,网络财务报告可以长时间处于待命状态,随时恭候使用者的调遣。二是全面性。由于信息系统的海量存储空间,使得网络实时报告的信息量可以非常大,并且系统可以提供除财务信息外的其他信息。三是交互性。由全面性容易产生与相关性之间的矛盾,即有用信息淹没于海量数据中,用户无法或不易找到,因此网络实时报告系统应结合加工模型库设计一定的智能程序,以交互方式,在调查了解信息使用者的意图后,对输出数据的范围进行修正。四是学习性。网络实时报告系统应在用户的使用过程中学习到用户的需求,自动生成加工模型记录下来,并且可以被其他用户直接使用。五是安全性。信息是有价值的,并不是所有信息使用者都可以任意获取信息。因此一旦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网络实时报告系统也就暴露于风险之中,这些风险主要是来自企业内部的计算机舞弊和来自外部的黑客攻击。网络实时报告系统应具有足够的安全保障机制,分别从软件的权限、硬件设备的管理入手加以严格监控。

  三、会计业务流程再造后的影响

  (一)财务人员职能的转变

  会计流程再造后,财务人员的工作重点将会发生转移,由以往对会计信息采集,报告系统的维护、使用和部分规则制定的工作重点,更多地转移到非事务性工作,参与业务流程的分析和优化、获取信息用户的需求,并不断满足、约束激励机制的建立等重点工作。财务人员更多的是分析公司的业务活动和各级管理者的信息需求,并据此建立有关的考核规则及信息处理模型,为公司发展提供有效的决策信息支持。

  同时,财务人员岗位设置将扁平化。财务人员将出现两极分化,一部分财务人员是基本的操作人员,只需基本财务知识和计算机操作技能;另一部分财务管理人员,需要精通财务知识和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财务人员不仅要关注过去的财务信息,而且要对未来进行预测,并要求财务信息的时效性不断提高。

  (二)对会计核算组织结构的影响

  现行会计核算组织结构是层次分工,即金字塔形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可以有效地进行分工,进行标准化的流程。内部按不同职能分别设立岗位:如出纳、总账、材料、工资报表和计划等,各岗位根据各自的分工完成自己的岗位职能,各分支机构的财务体系也按此设立。

  会计流程再造以后,随着网络财务系统和业务系统的一体化,财务部门和其他部门将出现模糊分工模式,可能会设置数据审核岗位、资金支付岗位和数据汇总岗位等。内部岗位设置也将大大减少,财务分工将趋于扁平化。

  (三)对财务业务流程的影响

  在现行会计核算模式下,将实现网络化集成管理,实现财务网络计算、记账凭证在线生成、资金集中自动划拨与财务业务协同,所有信息实时产生。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三流合一”。财务管理无需固定划分为各个环节,所有信息汇总成一条连续的信息流,需要任何财务信息,根据权限可以直接从网络中获取,凭证、账簿和报表在内部财务管理中可有可无。

  网络时代改变了整个社会经济的生产方式和生产结构,打破了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改变了会计赖以存在的环境,由此也影响了传统的会计理论体系。因此,要实现会计目标,提高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和相关性,就必须设计出相适应的更优化的会计业务流程。这种新的会计流程并不是一种被动改造,而是以一种积极主动的姿态从全局的高度去迎接变革;这种构建也不是盲目的、毫无章法的改造,而应建立在科学理论指导之上。因此,必须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信息技术为基础,通过对会计信息收集、处理和输出方式的变革,综合优化会计业务流程。

  【参考文献】

  [1]熊细银,熊晴海。网络会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林斌,辛清泉,刘光友。网络环境下的会计变革: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3]张瑞君,殷建红,莫晓平。企业集团财务集中管理模式—e化财务集中管理模式的基本框架[J]。管理世界,2004,(2)。

  [4]颜艳。会计业务流程重组—基于BPR理论的思考[J]。中国农业会计,2006,(10)。

  [5]李光凤。利用BPR再造财务会计流程[J]。商业研究,2004,(3)。

  [6]陈晓静。EPR环境下基于实时性的会计业务流程再造分析[J]。中国信息化管理,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