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审计查处,“小金库”的几种方法

  “小金库”,是指单位“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种资金”。近年来由于审计加大了对“小金库”的查处力度,私设“小金库”问题的发生已经日趋减少。但为了违规支出,仍有少数单位冒着风险设置“小金库”,并使其作弊手段更加的隐蔽。如何查处“小金库”,笔者根据多年审计工作的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种方法:

  一、系统分析判断法,即对单位的财务管理状况、会计核算情况以及财务收支和业务活动进行对比分析,确定存在“小金库”的概率及查处方向。针对不同的被审计单位,对其业务经营范围进行了解,在此基础上对其财务账表的收入项目、收入与支出的配比关系等进行对比,据以确认该单位是否存在私设“小金库”的可能。然后,结合单位的部门设置和职能职责,进一步确认“小金库”的经管机构,确定查处“小金库”的突破口。如在对某单位的审计中,针对该单位收入来源情况,选定对一实体上交承包管理费进行抽查,我们调阅了该承包对象的近几年来签订的承包合同,加总承包合同金额,与单位财务收到的承包金额进行对比,发现其上交的承包收入小于其合同金额。对其承包人调查了解,该承包人说已按承包合同交齐所有的承包金额,不存在欠交问题,当我们指出其合同金额与其上交金额不符,要求解释其差额原因时,该承包人才说出该单位以部分单据直接抵付了应上交的承包费。经查实,直接抵付承包费的单据金额为22700.00元,主要为招待、外出考察旅游等费用,其收支均未纳入财务核算,形成资金体外循环,逃避审计监督。

  二、延伸审计法,即在分析判断或发现疑点的基础上,向其下属单位进行延伸审计。如在对某单位的审计中,发现单位财务管理不规范,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严格,且有大量的资金向其二级单位下拨。经了解,其下属单位“开发中心”近年来基本没有开展什么业务,只留下数人管理该机构,但仍下拨大量的业务经费和专款。针对此种情况,对其拨付的预算经费和专款进行了延伸审计。通过认真、仔细地核对每一笔拨款金额和对方所有的收款收据,结果发现该单位采取转移资金、虚列支出、收入不入账等手段,私设“小金库”达七年之久。“小金库”金额23.6万元,主要用于购置小汽车及发放机关干部加班费、水电补助和招待送礼等违规支出。

  三、票据审核法,即以票据领购、使用、缴销、结存登记为线索,通过计算机排序、计算或人工摸排审核,寻找差异。近年来,财政、税务等部门对收费票据的领用、缴销和使用管理的制度建设日趋完善,日常监督工作也不断加强,利用票据截留国家、单位收入的问题大为减少。但是,通过基层单位,进行收入不入账或少入账,套取资金私设“小金库”的现象依然存在。如在对某单位进行审计时,发现其收款金额与拨付金额不符。同一张收款收据的发票联和入账收款联金额不一致,拨款单位拨付金额为40000元,而收款单位会计入账的收据联为4000元,两张发票金额相差36000元。经审计查实,被审计单位财务人员采取开具阴阳发票的手段将36000元转到账外支出,并顺藤摸瓜查出一隐藏多年的“小金库”。

  四、调查询证法,即在分析判断或掌握一定证据的基础上,向相关知情人或部门就特定事项问询、调查取证分析判断、搜寻蛛丝马迹,对查出“小金库”至关重要。但是,由于不少单位的经管人员不予配合,常会使“小金库”问题的确认取证困难重重。面对这种情况,审计人员应当注重外围突破。通常的做法应是,在掌握一定证据的情况下,找有关人员进行谈话询问,再将询证资料与单位经济合同、收费依据、账面情况等进行核对,以核实单位的“小金库”问题。如在审计某单位时,该单位账面非常的“干净”,据审计人员掌握的情况则不然,该单位经常发放各种福利及补助,账面的“干净”,引起了审计人员的注意。为查证核实情况,审计人员一是通过对账面资产进行盘点,清查固定资产,二是查阅合同、计划等文件资料,然后再通过外围进行调查取证,并与有关人员进行座谈,最后查实该单位采取出售固定资产、收取房屋租金等不入账手法,私设“小金库”乱发补助、实物等问题。

  五、银行账户核查法,即以银行账户为线索顺藤摸瓜。从审计实践看,“小金库”涉及的人员范围较小,但资金数额较大。这些资金的进出,不可能都通过现金结算,单位通常通过开设内部掌握的银行账户,以支票方式处理单位与此账户之间的资金往来,而这种资金往来与单位正常的经济业务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审计过程中,应当注意观察分析被检查单位的账户往来情况,并与单位提供的银行开户情况和银行对账单进行核对。如果发现单位在提供的银行账户以外还有其他账户,极有可能是“小金库”账户,审计人员对此要深查细究,弄清其资金的来源和去向。另外,对银行对账单中一增一减的金额,要加以重点关注。如我们在对某单位审计时发现,该单位银行存款账户有一增一减的动态发生,但会计账面没有此笔业务记载,后经查实,为收入不入账,转账外支出。

  六、库存现金盘点法,即对财务、业务等部门保管现金的场所突击盘点,将实物与账面数核对查证。单位私设的“小金库”多数由财务人员掌管,少部分由工会、办公室、人事等内设机构人员掌管。检查人员在初步掌握单位财务管理部门和人员以及收入支出配比情况后,应在事先不通知有关人员的情况下,对单位财务、业务等场所财、物保管人员的现金、存折和有价证券进行突击盘点。盘点后,检查人员应当根据财物经管人员现场提供的未入账票据等资料,对盘点日保管人的现金应存数进行调整。当盘点调整后的账面现金应存余额与实际库存现金余额出现较大偏差时,通常应该是正常的货币资金与“小金库”资金混放造成的,因为单位出纳等现金保管人员一般不可能用自己的现金为单位垫付支出。从审计实践看,盘点误差基本都是“小金库”。而存放于保险柜的存折、存单,不管是单位户或是个人户,一般都是“小金库”。如在对某企业进行审计时,突击盘点库存现金后,其库存金额大于其调整后的账面金额,而有关人员找出种种理由,但均不能自圆其说,最后在审计的事实面前,不得不交待了私设“小金库”的问题。

  七、审计信息共享法,即审计机关以及内设各部门密切配合,将发现的疑点资料及时互相通报予以查处。日常工作中,虽然审计机关内部各职能科室的审计对象、审计范围各不相同,但被审计单位之间的经济活动与业务往来却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建立审计机关之间以及内设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制度,借助相互间审计发现的疑点和线索,可以为查处“小金库”开辟一条便捷的通道。如在对某单位进行审计时,该单位账面未发现重大问题,经其他科室提供的审计线索证实,该单位有过收取外单位款项,而被审计单位账面却未反映该笔收入,经查证核实,该单位收取的资金在账外存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