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我国粮食生产地域重心北移

  在我国29个粮食产量超过百亿斤的地市中,有17个集中在黑龙江、河南、山东三省。其中,山东占6个,黑龙江占6个(含黑龙江垦区),河南占5个,属于南方主产省的江苏、安徽、湖北各有一个地市产粮超百亿斤。产粮大市分布图的背后是我国粮食生产地域重心的变化。

  多年前,综合考虑各省资源禀赋差异和发展粮食生产的传统等因素,依据粮食生产与消费量的特征,国家划分了粮食主产区、产销平衡区和主销区三大功能区。据初步统计,全国75%的粮食产量、80%以上的商品粮、90%以上的调出量来自13个主产省。

  当前,粮食生产不断向主产区特别是北方主产区集中的势头明显。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9年粮食增产2806亿斤,占全国的比重由2003年的71.0%提高到2012年的75.7%,9年增量占全国增量的88.3%。其中,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南、山东、河北等7个北方主产区产量占全国的比重由2003年的39.5%提高到2012年的46.0%,占全国增量的63.4%。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等6个南方主产区粮食产量占全国比重9年下降1.8个百分点。

  同时,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粮食生产的比重进一步下滑。东南沿海地区粮食播种面积不断减少。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5省区粮食面积9年减少1740万亩,产量下降19亿斤。在全国粮食增产的大背景下,粮食生产地域重心由南向北逐渐转移,“北粮南运”的粮食流通格局进一步凸显。

  农业部种植业司司长叶贞琴提出,要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建成新一轮粮食增长主力军。在国家已经明确13个粮食主产省基础上,根据近几年粮食面积、产量、商品量和资源潜力划定一批主产粮市、主产粮县,打造一批能够提供稳定粮源的“国家队”。在粮食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根据资源条件和潜力,也划定一批粮食主产县市和主产乡镇,使之成为区域平衡的“生力军”,建立利益补偿机制,实行特殊的支持政策,使其成为下一轮粮食增长的中坚力量。同时,重点改造东北黑土带,提升黄淮海盐碱地,改良南方红黄壤农地,打造我国三大粮食生产骨干区域。

  据了解,农业部将突出抓好核心产区和优势产区,抓好13个粮食主产省、产量超过100亿斤的产粮大市、产量超过20亿斤的产粮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