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改变公信力?
公信力建设作为“信用中国”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正常社会秩序,保持社会稳定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包括政府公信力,媒体公信力,民间组织公信力,企业公信力等方方面面。公信力作为公众信任程度的重要评价指标,至今评价体系及标准仍处于模糊境界,尤其表现在这次四川大地震中,来自社会各界的力量或多或少受到公信力的质疑。鉴于此,《公益时报》开展了关于公信力的探讨。
什么改变公信力?
震灾改变公信力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在公众的质疑后,社会组织经过考验后,公信力也将随之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不仅在公益领域由弱至强,而且即将蔓延整个中国。
与以往发生重大自然灾害相比,在四川地震救援中,社会组织行动迅速,第一时间协助政府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在救灾过程中,来自社会的捐赠源源不断,每分每秒都在刷新,善款从四面八方汇集到社会组织手中。截至6月14日12时,全国共接收国内外社会各界捐赠款物总计455.78亿元,实际到账款物437.96亿元,已向灾区拨付捐赠款物合计140.58亿元。
这些赈灾捐助的规模和数额在中国史无前例,凝聚着数以亿计人的爱心。在接收善款过程中,社会组织未能及时公布所有捐赠信息及开具捐赠收据,因此,其公信力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
中国红十字会在赈灾募捐中功不可没,但还是受到种种质疑,“与网易终止合作”、“万元帐篷”、“虚开发票”、“6.5%管理费”等问题在网上热炒,种种疑问考验着中国红十字会的公信力。
在公信力危机的压力下,5月30日下午4时,国家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江亦曼出面回应:对于捐赠款物的调拨、分发、使用情况,中国红十字会和其他接收捐赠的部门一样,接受政府部门的审计及社会监督。国家审计署已于5月14日进驻总会进行跟踪审计,审计结果将每月向社会公布。
在继中国红十字会后,国家审计署进驻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审计和监督捐赠资金。中华慈善总会被问及捐赠情况时,该会负责人也向媒体承诺,百万元以上大额捐赠者的捐赠信息通过该会官方网站等媒体发布出去,并每日更新。下一步随着电子统计录入技术的改进,将及时把捐赠信息予以发布,不受金额限制。同时,接受国家审计署和国际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双重审计,并欢迎来自社会各界的监督。
南方雪灾、台风灾害,以往任何一次自然灾害,公众都未掀起如此高的关注度,而在此次四川大地震中,每天几万笔、几十万笔捐赠流入大型社会组织的账号。人们对慈善捐赠流露出越来越高关注度,这表明人们对社会组织公信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事实上,无论任何时期的慈善捐赠,信息透明永远都是被社会组织摆在第一位。因为这直接影响到社会组织的公信力。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在遭受公众质疑之后,社会组织的公信力也将随之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不仅在公益领域由弱至强,而且有望波及更多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