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制造了高利贷
最近,山西有一位企业家出版了一本书叫《高利贷》,在这本书的封面上,他这样写道:“绑架亿万债奴,吃垮无数企业”,这就是他的心声。这本书记录了他背负多年高利贷,一直都没有办法还清的真实经历。高利贷究竟高到了什么程度?明明知道很难还清,为什么还要去借?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王小丫和特邀评论员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黄益平、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燕生在央视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节目中共同进行了评论。
董事长深陷高利贷魔圈
欠下3000多万债台高筑
“绑架亿万债奴,吃垮无数企业。”明知还不清的高利贷,为什么企业要飞蛾扑火?高利贷究竟有多高?又是谁制造高利贷?
任直平,是山西省中阳县一家耐火材料厂的董事长,也是《高利贷》一书的作者。他是一个典型的高利贷的债奴,至今还没有彻底摆脱高利贷的魔圈。2002年,他投资100万元开办了一个小的耐火砖厂,三年多的时间发展到了固定资产上了4000万的大厂,2005年下半年任直平想再建第三个厂,生产高档耐火砖以抢占更大的市场。由于工厂赚的钱基本上都用在扩建上,手头的流动资金并不多,建新厂有1000多万元的资金缺口。结果他只能去借高利贷,“利息四分的居多,它结息的周期太短,后边进来的钱,都付了前面的利息,就用不到建设上,并且那一个新厂投不了产,把这个旧厂也拉垮了。”就这样债务一天比一天大,效益一天比一天差。2008年金融危机来了,他的企业垮了,工厂停产,工人要工钱,高利贷对他更是围追堵截。三年的时间,任直平的高利贷从最初的1000多万利滚利到最后工厂停产,还欠下3000多万元的债务。
不缺钱缺合理分配体系
温州高利贷年利达180%
张燕生表示,看看当前的中国经济可以发现,我们现在不缺钱。我们有最节俭的老百姓,老百姓把每一个铜子都节约下来放到银行,也就是说我们不缺钱,但我们缺把这些钱分配到最有效、最合理地方的市场、机构和产品。说到底就是目前的金融市场,金融体系和金融产品的发展存在问题。当我们说钱贵的时候,实际上银行的钱并不贵,是6.31%,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钱也不贵,最高也就是25%,但民间的钱为什么这么贵?高达40%,是因为现在的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对于民间借贷活动的满足程度很低,他们得不到这些钱,所以他们就要付出更高的价格,才能够得到这个钱。
日前,《经济半小时》记者在温州调查时发现,温州典当行借贷利率一般在3分左右,所谓的寄售行和投资公司一般利息在6分左右,相当于72%年利息,也就是说如果贷款100万元的话,每个月要付出利息6万元,年附息72万元,在温州6分的月息还真不是利息最高的高利贷。报纸广告商的一些公司高利贷利息通常1毛左右,高的甚至达到1.5毛,也就是年利率180%。如果按照2.7分或3分利率计算,拿到贷款的年利率分别是32.4%和36%,已经远高于目前的6.31%的年贷款基准利率。
专家建言放开利率
要降存款准备金率
黄益平认为,眼下高利贷问题的核心是我们正规的金融体系出了问题,一个是价格,利率出了问题;第二个是金融机构的资金配置出现了问题,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也有很多人愿意把钱拿到非正规的借贷市场,因为你的实际存款利率是负的,你放钱等于是赔钱。解决办法只有一个,就是要改革,要平等对待所有的存款人和贷款人。要把利率给放开了,可以什么样的企业适用什么样的利率。否则“一刀切”最后就是把一大部分中小企业全部“切”走了,“反正都是6.31%,我凭什么去花很多成本去做这些中小企业的融资?”
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经济学教授陈志武则认为,当前第一个需要做的事是,在货币政策方面把存款准备金率降下来,从目前的21.5%、22%左右往下调,同时让利率往上升;第二,让民间金融合法化、正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