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妇女教育方面取得的成就及面临的问题
背景资料:
继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之后,中国妇女教育持续发展,从政策制定到实践层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由于社会结构正处于转型时期,妇女教育仍存在着需要进一步关注的问题,回顾和总结十年来的有益经验和存在的困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推进中国妇女教育,为妇女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一、进展和经验
1、制度改革和资源支持:199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
共和国教育法》(1995)、《职业教育法》(1996)、《高等教育法》(1998)等一系
列法规,还制定了《中国妇女发展纲要(1995-2000)、(2001-2010)》、《全国教
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全国教育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千年目标》等文件,为实现《行动纲领》的战略目标,提供了相应的制度保障,从不同角度充分保障适龄女性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使各级各类妇女教育取得重大进展。
为教育改革提供足够的资源,并设立了专项资金确保教育公平:我国政府在
“九五”(1996-2000)期间共投资39亿元,设立了“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中央政府继续设立专项资金,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二期计划(2001-2005年)。2002年,全国财政预算内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拨款为990亿元,占当年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总投入的78.2%;在少数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及相关教育部门在录取、资助、减免学费等方面,为解决女童教育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基础教育基本得到保障,两性受教育差距缩小,到2003年,小学入学率的性别差为0.08个百分点。
此外,团中央于1989年发起倡导并组织实施的“希望工程”,截至2000年底,资助了230万名贫困儿童上学,培训希望小学和农村小学教师2300余名。
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实施的“春蕾计划”已经遍布全国各地,截止到目前,募集资金5亿多元,共救助135万余人次失学女童重返校园。1996年11月,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设立“春蕾计划实用技术培训专项基金”,该基金将专门用于支持“春蕾生”小学毕业后的实用技术培训项目。
2、确保接受教育的机会平等、普及基础教育:2002年,在全国范围内,小学教育中的女生和男生比例是90%,初中教育的比例为85%。2003年,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65%,其中覆盖率达到91%,初中入学率达到90%,基本实现了国家规定的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两基”目标,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年。男女童入学率分别为98.69%和98.61%,男女入学性别差为0.08个百分点。小学辍学率为0.34%,其中女童为0.36%。初中阶段毛入学率92.7%,初中阶段辍学率为2.84%,其中女生2.43%。
3、高等教育的成就:2002年,女生在各类高等院校占学生总数的43.9%,并呈增长趋势(见图一)。2001年在高校担任副教授以上的女教师为69907人,占高校副教授以上教师总数的29.64%。
4、高等学校建立妇女研究机构和开设妇女学课程:全国已有40多所高校相继成立了妇女/社会性别研究机构,几乎所有的妇女干部学校和20余所高等院校先后开出了面向妇女干部、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女性学及相关性别课程的必修课和选修课,且有6所高校设立了妇女与社会性别的硕士研究专业,为发展非歧视性教育和培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女性成人教育成就显著: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全国文盲人口有8699.21万,文盲率为9.08%。成年女性文盲人口有6181万,其中女性青壮年文盲有1503万,女性青壮年文盲率为4.21%。具有高中以上教育程度的女性中,有26.8%的人最高学历是通过成人教育获得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作为一种开放性教育模式和国家学历考试制度,为女性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构建了一条新的途径。另外,各级妇联与有关机构合作,建立“妇女职业技术培训学校”或“妇女职业培训基地”,为城镇下岗女职工、农村妇女以及向城市转移的农村女劳动力提供了各种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在妇女职业培训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妇女的生存和自我实现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6、在各级教育中担任决策职务的妇女增加:1995年以来,高等院校校级女领导人的人数和比例都在稳步上升。校级女领导的比例从1995的5.06%增长为1999年的10.37%。5年内增长5.31个百分点。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中女委员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7.7%,14.3%,第九届、第十届全国政协教科文卫委员会中女委员所占的比例分别为9.5%,15.2%。国家政府和来自NGO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以及国际合作项目的帮助都是我国近年来女性教育取得巨大进步和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问题与障碍
1、法规政策及资源配置有待进一步改善。中央政府及教育部门在改善女童受教育状况的法律、法规和有针对性的政策方面仍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在资源配置上,目前仍没有针对女童及女教师的专项拨款。
2、迄今为止,在妇女接受教育的平等机会方面,同男性相比,女性的教育
参与率偏低,12—18岁大龄女童的失学和辍学是女童教育问题中的重要部分。在农村,尤其在偏远和少数民族地区,女童更难以公平地获得各个层面上的受教育机会,不仅比男孩提前辍学,而且辍学率也很高。她们的生存状况往往因为失去教育机会而更糟,发展前景也大大不利于同龄的男性。对这部分大龄女童的再教育,将成为今后10年扫盲教育关注的重点。
3、在妇女接受教育的结构方面,教育层次越高,女性的参与率越低。女大学生的比例低于受中等教育女生的比例,女硕士的比例则低于女大学生的比例,女博士的比例更低于女硕士的比例。2001年的统计数据表明:全国在校女研究生为139035人(占在校研究生总人数39.33万的35.35%),其中,攻读硕士学位的女生为116528人(占硕士总人数30.74万的37.91%),攻读博士学位的女生为22304人(占博士总人数8.59万的25.97%)。基础教育的普及和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使女性进入高等教育的人数和专业选择的范围也相应扩大,但女性选择的科系较集中于女性传统角色的领域,学科专业的职业声望越高,女性进入的机会越少。如:2001年,女专业技术人员只占专业技术人员总人数的41%;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共有院士1263人,其中女院士78人,只占总数的6.2%。同时,入学机会的整体性别差异依然存在;女性入学机会的城乡差别十分显著;女性入学机会的阶层差异很大。
4、在妇女接受扫盲教育和终身教育方面,仍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这类教育大都缺少投资和可行方案,缺乏连贯性。全国15岁以上文盲人口数为8507万人,人口粗文盲率为6.72%,其中女性占70%,约有一半在西部,且扫盲巩固率低,复盲率高。终身教育普遍存在对性别的传统定型,不能满足妇女生活的多样性需求。
5、非性别歧视教育是教育教学内容中的薄弱环节。教育内容和教材中性别平等观念的缺失较严重。文史课本多以政权兴衰和战争事件为主线,以男性执政经验为价值中心,女性以家庭角色出现;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也存有性别偏见;在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教学活动时,有明显的性别区隔;学校的基本设施与空间规划也忽略性别平等;安全设施缺乏性别关怀。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性别偏见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6、女教师处境不利。尽管女性进入了教育领域,但该领域被看作是女性家庭角色的延伸,特别是幼教领域,女性被迫停留在教育行业的低层;农村代课女教师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急需得到关注;高校女教师主要在人文科学领域从事教学、男教师主要在理工科领域从事教学的局面,这对打破男女学生的专业隔离起负面作用。由于对女性教师的评价标准有失偏颇,使得女性教师在高校中处于不利境地,较少获得参与课题和科研的机会,导致女性教师在晋升、申请科研项目上没有得到公正的对待。高校中的女性担任决策和领导职位的数量较少,随着职务的升高,女性比例递减。
7、对妇女特别是在职妇女进行新科技和信息技术的培训重视不够,对女性培训成本投入不够,使得妇女个人承担的培训成本高于男性,限制了女性实现自我展的机会。女性在面对入世挑战中有可能成为潜在的失业者;同时,培训内容局限于依传统性别角色定位的家政、保姆、家庭护理等少数领域;由于资源不足及培训渠道不畅通等原因,能接受培训的妇女数量有限,而且存在着很大的地域差异。数据显示,上海有22.5%的女性在近3年内参加过培训或进修,这个数据比全国高9个百分点。
总之,成就动机教育体系往往把男女有别当作一种不争之事实和重要的社会价值进行传播,并在教育过程中,把“男尊女卑”合理化为“性别差异”,并通过社会化的过程让人们认同,教育实际成为复制性别不平等的重要机制。总的来说,将性别观点纳入教育部门主流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三、政策和建议
国家制定性别平等特别法,设立与各级教育行政机关平权的性别平等委员会,并有明确的章程,保障妇女的受教育权利和在教育系统中的教育及管理权利。政府设立针对女性的专项资金,改善女性的受教育状况。
建立一个有效的数据统计系统,跟踪各级各类教育中男女生升级、留级和退
学等情况和男女教师及女教职工的数量和比例。
建立更为完善的性别平等指标体系及监督机制,监督并改进各级各类教育中
的性别平等实施状况。
继续关注女童教育,包括城市流动儿童中的女童;在有性别差异的地区,继
续通过项目和政策支持,推动入学机会上性别差异的缩小;并改善女童教育质量
重视女教师的作用,尤其是在西部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不断提高女教师的
比例,以吸引更多女童上学。采取有效措施将教育工作向偏远和少数民族地区延
伸。改善高校女教师的处境,使她们更好地发挥示范作用。
推动非正规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尤其是能给妇女培训提供便利的社区教育,
增加在职妇女接受新科技培训的机会,并降低其学习成本;给城市的流动妇女和
大龄女童提供补偿教育,提高他们的生存技能,把妇女的生存教育和自我实现教
育结合起来。改善妇女接受职业培训、科技教育和进修教育的机会,促进女孩和
妇女的终身教育和培训。
发展非歧视性教育:将性别平等问题更多地广泛纳入教师培训、教科书和课
堂;在课程委员会中增加性别平等顾问,教材和专业设置要突破传统性别意识对
妇女终身发展的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