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转换型癔症多与教育不当有关
儿童心理卫生问题检出率近年有逐渐上升的趋势。目前儿童多为独生子女,父母有均望子成龙或望女成凤的希望,其教育方式或是过分严励,或是过分溺爱,均不恰当,而学校学习压力过大,孩子们通过电视、电脑等多种媒介过早地接触社会,复杂的社会环境影响着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诸多方面因素导致儿童心理卫生问题的发生。儿童癔症的临床表现又与成人有所不同,多以运动、感觉障碍或躯体症状的叙述为主,多表现为转换型癔症。现将对哈尔滨某医院2003~2007年收治的20例儿童转换型癔症研究后形成的报告如下。
一、临床表现与治疗
1临床表现:20例均符合儿童癔症的诊断标准。男12例,女8例;年龄7~14岁,平均9.2岁;病程1~7d,平均3d。
发作性过度换气7例,占35%;表现为胸闷、张口呼吸、四肢有麻木感。痉挛性发作5例,占25%;发作时单肢或四肢抽搐,双目呆滞或紧闭,无口唇咬伤或发干,无大小便失禁。失音1例,占5%;表现为突感胸闷不适,呼吸急促,能张嘴不能发声。胸痛2例,占10%;表现为胸骨后突然疼痛,表情夸张。腹痛3例,占15%;表现为突发腹部疼痛,痛苦面容。两者均无面色苍白或青紫,无大汗淋漓。晕倒2例,占10%;表现为突然晕倒在地,多发生于有人在场,无任何外伤。
2治疗方法
根据患儿年龄、性别、性格特点,发病的诱因,家庭的情况,临床表现制定相应的心理干预对策。治疗过程中根据患儿病情变化对干预计划进行调整。
1)加强心理沟通,取得患儿信任。本病例组均为学龄儿童,他们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问题及辨别是非的能力。因此,医护人员要了解他们,主动接近他们,使患儿信任,以便能够有的放矢地加以心理疏导;2)针对病例的特点进行心理疏导,同时消除其恐惧的心理,增强治愈的信心;3)进行暗示治疗,加强心理调节。在与患儿的沟通、谈心、疏导的基础上采用安慰剂治疗,如口服维生素或给予生理盐水2ml肌注或20ml缓慢静推。同时配合语言暗示可获得较好的结果。
3治疗结果
20例中有13例治愈出院,占65%;好转出院6例,占30%,另外1例不显效。有效率为95%。出院后随访8例,占40%,半年内均无再次发作。
三病组讨论
癔症又称歇斯底里症,是指患者在精神因素刺激下,出现多种多样的精神障碍或躯体症状,可分为分离性和躯体形式障碍,以躯体障碍为主者,称为转换型癔症。就心理因素而言,诸如自尊心受到挫折,人格受到污辱,家庭不和,父母冲突,父母精神异常,父母对子女教育方式不当,及同学之间的冲突,引起的气愤、委屈、恐惧或不幸的意外遭遇导致的强烈的情感反应,均可导致本病。本文病例男性多于女性,可能与7~14岁男孩更顽皮,更易受老师、家长训斥有关。
本病组的研究显示,儿童癔症以学龄儿童多发,因该年龄组儿童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气质,心理承受能力各不相同,行为反应也各异,在情感上带有冲动性和易变性,情感调节能力弱,应变能力低,心理稳定性差,任性、固执、偏执、敏感、善效仿、爱引人注意。如果父母在教育方式上过分严厉、干涉、保护,拒绝、否认,对孩子的心理将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造成他们的心理失衡、自卑或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点,受不了半点委屈和挫折。当出现精神应激时易导致癔症发作而应引起周围人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