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关于新形势下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问题
在我国传统医患关系中,始终存在着拯救与被拯救的思想,医院、医生也因此处于较有利的地位。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医学模式及医疗消费方式的转变,已使医患关系发生了根本转变,病人对医生、医院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此产生了不少医疗纠纷。在这种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满足病人的需求,促进医疗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已成为目前各级医院亟待解决的课题。
1当前医疗消费特征
对医疗服务质量日益追求完善,已成为当前医疗消费的主要特征之一。
首先,由于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医疗费用与个人挂钩等因素,使患者对“早检查、早诊断、早治疗、早出院”的追求更为迫切;对最好的检测手段、治疗方法、最佳护理方式及最好的治疗效果追求日益增强,如治疗尽量无创、无痛,手术治疗必须安全可靠,不留后遗症,药品必须有效而价格低廉等;病人医疗审美观也在加强,如手术切口的美学要求等。
其次,市场经济条件下,病人对医疗费用极为看重,甚至对医疗服务项目的选择产生了一种支配心理,城市中低收入患者,尤其是农村病人更是如此。当医院或医务人员不能满足这种消费心理时,不管提供的服务如何,都可能使病人产生失望和不满;高水准消费者,常伴有支配与享受的心理特征,在治好病的同时,其医疗保健需求已逐步趋向高层次和多样化,如医院环境、医务人员形象、病房装饰档次等。
第三,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病人及其家属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增强,如仔细观察诊疗操作、查阅病历记录、咨询院内外医务人员,发现疏漏,就开始通过种种途径和方式与各级部门交涉,甚至走向法庭。
2适应医患关系转变,努力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以及市场经济特有的平等、权利、竞争意识,医生成为特种行业的经营者,患者一改被拯救和受恩惠的地位,成为坦然享受服务的特殊消费者,医务人员、医院都要适应这种关系的转变。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行业精神,充分论证加入WTO及市场经济规律对医疗行业的影响,以白求恩精神为基础,对医疗行业精神进行重塑。
其次,要认真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规定的“关爱患者”义务,视病人如亲人、如友人,对患者进行身体、心理、社会全方位的整体医疗和护理。此外,要持久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全面提高医护人员的从业素质和医德医风,增进医患沟通与了解,强化服务艺术,减少医患冲突。
3采用国际标准,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1、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21世纪质量管理的趋势是:管理系统化、标准国际化、工作流程化和信息网络化。我国加入WTO,是医院采用国际标准进行质量管理的契机。
新版ISO9000族的质量管理概括为四大过程:
第一过程是管理职责,强调质量管理是领导的职责,领导要做出质量承诺,制定质量方针、目标,策划质量管理体系,划分职权,监督落突,把质量职责化为管理过程。
第二过程是资源管理,即人、财、物管理。
第三过程是提供服务,包括服务运作和服务监控。第四过程是对服务过程、服务效果与顾客满意进行监测和改进。但是,ISO9000族标准毕竟来源于工业企业,有些概念、叙述方式不一定适合医院,医院采用国际标准编写质量体系文件,要填写适合医院的内容,并突出医院特性。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应包含结构体系、职责体系、方法体系和检控评价体系。根据医院级别、专业和科室特点,要明确各自的质量方针、目标、服务承诺、科室的组织及管理,质量体系及评审;对于技术操作,要建立具体操作方法、设备质量保证措施、质量控制程序;对于工作人员,要描述科室人员组成、各级人员职责、人员培训计划等;另外还要明确各种报告与记录的管理、病人抱怨及申诉、纠纷处理、医技科室与临床交流、科研开发等。针对具体科室,如化验室,质量体系要有:检测前、中、后质量控制程序、控制感染及消毒程序、检验标本管理、仪器及试剂管理、仪器校准及量值溯源等。
质量体系文件的重点是质量手册,但它不同于医院管理手册,把哪些内容写入质量体系文件,要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仔细把握。对质量体系文件,我们的经验是:以质量为核心,写所做的,做所写的,记录已经做过的。
2、质量管理体系实施后的效果监督
(1)本着科学性、可测试性、量化和系统化的原则对质量体系实施情况作出评价,从而建立自我完善机制,具体流程是:质量管理体系实施→部门监督→定期内审并整改→再监督→再整改。这不是一个单纯的循环,而是每整改一次,都使我们的服务更能满足病人需求,更贴近病人。
(2)实施对患者满意度调查,医技科室要对临床、患者双重满意度调查。通过对病人满意度、表扬、投诉及医疗纠纷处理等调查,决定对质量体系整改措施。
(3)针对具体项目的质量管理确定所需信息,明确监督和测量办法,包括采用统计学方法(排列图、直方图等)。
4建立病种和病例质量控制
医疗服务怎样让病人满意,不能停留在微笑服务上,能不能根据病人特点,针对不同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考验着一个医院的服务能力。制定病例分型办法、服务标准、服务流程,使病例分型不仅为医院统计服务,而且引导质量控制。病种与病情是病理性的,男女老幼、心理状况、社会地位、经济状况,是生理、心理与社会性的。对病种和病例分型,既可推动临床服务个性化,又推动服务标准化,对病人按型诊疗、按型施护、按型服务、按型收费。
我们在临床最常遇到的是一般病人,但也时常遇到一些重点病人,这些人常常是既患重病又是重要病人,或患轻病但属于重要病人,通常都会受到重视,而患重病或轻病的一般病人,易被忽视,质量问题(尤其是服务态度等)易在这些病人发生。对病种和病例分型,由此提出各型的质量控制办法,并写在质量体系文件中,确保执行,就可避免一般病人服务质量差的问题。
5建立病历质量控制
医院质量管理应把病历作为重要质控对象,如果把质量体系文件比作一座小山,山的底座就是质量记录,主要就是病历。
控制病历质量要有标准。医院早就有病历书写制度与规范,现在又有了新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新规定把病历内容区分为客观记录与主观分析。客观记录向病人公开,主观分析向法院公开,要求书写者谨慎记录。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科技进步,病人检查越来越多,医技人员成为病历的书写者,如化验报告单、影像学报告单、心电图报告单等也都成为病历的一部分。这些报告单的质量要求在质量体系文件中有具体规定,如化验报告单,要求结果准确可靠,书写规范,用词准确,严禁涂改等。只有控制报告单的质量,才能使病历质控更有保证。
临床病历的另一个组成部分就是护理病历。护理病历是实践护理程序的记录,在很多方面比医生记得详细,更具有连续性,证据作用更强,它证实的不仅是护理,而是医院的全面服务,应该以科学的态度与科学的方法,写好管好护理病历。
我们提出的医院质量管理的设想,是基于目前医疗市场形势的分析。我们认为,医院质量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医院领导是关键,必须痛下决心学习质量管理的理论与方法,要与时俱进,不断产生质量管理新思路、新举措,使医疗服务质量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