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微雕工艺不可小视

  拍卖场上的竹木牙角和杂项工艺品中,微型雕刻工艺毫不起眼,但北京翰海今年春拍却创造了一项拍卖纪录,一清核雕先贤人物串108粒(直径1.3cm)以134.2万元高价成交。这也是目前古代微雕工艺品拍卖的最高纪录。这串核雕系清代核雕艺人湛谷生所作,颗颗大小匀称一致,包浆圆润成棕黄色,每颗果核上所雕皆是秦汉至明初的忠臣良将、诗人儒士等共108位。作品中人物作高浮雕,面目清晰,神态生动,衣著线条流畅,人物皆有背景,山石、树木、殿阁、桥基等无不配合人物在历史上著名的典故,如伏生授书、东方朔偷桃、苏武牧羊等,每颗果核上还用阳文雕出人物的姓名,每个字约2毫米,字字清晰规整,有晋唐小楷遗韵。古代微型雕刻工艺的诞生,至少可以上溯到三千年前。如1977年在陕西岐山发掘的西周甲骨刻辞中,许多方径不过一毫米左右,有一片仅小纽扣大的龟甲上竟然微刻有30多字,而且刻字部分不到龟甲的二分之一,非肉眼所能明辨。但在唐宋之前,有关微型雕刻工艺的记载寥若晨星,尚未成为一种艺术门类登上大雅之堂。直到了唐宋两代,微型雕刻工艺似乎稍稍崭露头角,如唐代德州刺史王倚有一竹刻笔管,上刻《从军行》诗二句,并有诗意刻绘:人马毛发,亭台远水,无不精绝。宋高宗时巧匠詹成所制竹刻鸟笼,四面花板宫室人物山水花木禽鸟纤毫悉备,而且玲珑活动,被元代陶宗仪称为二百余年无复此一人矣。微型雕刻工艺在明末得到了极大的张扬。由于当时各种雕刻工艺极一时之盛,佳良材质供不应求,客观上迫使艺人们惜材如金,向小型化发展。此外,当时文学艺术兴起的小品文之风,也印证了人们审美情趣的变化。有意思的是,当时有两篇反映微雕绝技的小品文,被后人视为小品文的代表作,即魏学?《核舟记》和宋起凤的《核工记》,二者均反映了在桃核上微雕之绝技。《核舟记》记载天启年间常熟艺人王叔远在一枚小桃核上雕刻出苏东坡泛舟赤壁的故事,船上共刻有5个人,8扇窗,一张箬篷,一支桨、一个炉子,一把壶,一幅手卷,一串念珠;又刻有对联,题名和篆文,共34个字。这种题材为后世所效仿,至今传人不绝。如台湾故宫博物院现藏有清代乾隆年间广东牙雕艺人陈祖章橄榄核雕赤壁夜游,核舟上舱轩篷楫,什物俱全,人物除苏东坡外,有客人、客妇、艄公、书童等7人,个个刻划精致。核舟舱窗竟然还雕花镂空,四面玲珑剔透。舟底细字镌刻《后赤壁赋》全文及乾隆丁巳五月臣陈祖章制款。广东增城市博物馆现藏清咸丰四年鼓声所创作的苏东坡夜游赤壁花船,东坡等3人据中案坐,旁有一童仆用扇煽炉煮茶,船尾艄公作摇橹状,6人各具神态,船底外表刻《前赤壁赋》共537字。至今仍被称为雕刻之王。史载清代核雕艺人有陈祖章、杜士元、湛谷生等。当时杜士元的一枚桃核雕东坡游赤壁便价银50两。明清两代,流行南方的微雕主要品种便是果核(包括桃核、橄榄核、杏核、樱桃核、杨梅核)和核桃雕刻。果核雕刻以橄榄核最为常见,题材除了核舟外,还有罗汉、八仙、渔家乐等。上海信仁2004年第二届大型艺术品拍卖会推出的清核雕十八罗汉坠件(长3.2cm),呈栗浆色,方寸之间浅刻十八罗汉纹样,人物面相生动传神,配景更为一丝不苟,精彩绝伦。估价10000--15000元,成交价11000元;上海大众2005年夏季艺术品拍卖会推出的橄榄核雕水浒将(27粒?串),其刀法流畅爽利,人物毫发毕现,神形俱备,有呼之欲出之感。估价5000--8000元,成交价13200元;天津国拍2004年春拍会推出的清核雕人物朝珠108颗,雕工精湛娴熟,配绿松石背鱼,完整少见。估价20000--40000元,成交价19800元。核桃雕刻,一般都是随核桃自然生长的纹路雕琢成各种图案,常见题材有百花篮、婴戏图、罗汉等。如上海敬华2004年春拍会推出的清核雕罗汉(高5.5cm),表面镂雕十八罗汉,人物形象各异,刀法圆润,包浆褐色。估价3--5万元,成交价4.4万元;上海嘉泰2004年第一届大型艺术品拍卖会推出的清浮雕五毒纹核桃(直径4.9cm),随着核桃表面的高低起伏,浮雕五毒形象--蝎子、蛇虺、蜈蚣、壁虎、蟾蜍爬满核桃表面,所雕形象逼真,各式虫物油光锃亮。估价10000-15000元,成交价27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