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高仿印刷书画艺术品以假乱真,市场前景广阔

  恽寿平的花鸟扇面、郎世宁的骏马立轴、有宋徽宗款的宋院体听琴图……这些高雅绝伦的传世名画,被围观者争相抢购。这是发生在第四届中国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上真实的一幕。“豪气”的买家们买走的当然不是真迹,而是以假乱真的高仿印刷书画艺术品。

  提起高仿印刷,不少人都记得不久前的一则“乌龙”新闻。话说某大陆学者在台湾圆山饭店洗手间内如厕,看见一帧明代书法家王宠的书诗扇面,顿时“惊为真迹”,指责饭店亵渎文物。为此事,台北“故宫博物院”专门召开记者会澄清,王宠的扇面真迹并未流失,圆山饭店挂的只是一张印刷品,售价50元新台币。这一新闻,让那个饭店捡了个大广告,也让公众见识了高仿印刷的魅力。

  这也不怪学者看走眼,只怪高仿印刷太神奇。据说就连齐白石,也曾分辨不出哪张是自己画的墨虾图,哪张是荣宝斋的木板水印品。由于工艺繁复,印数有限,极品木板水印亦价格不菲,荣宝斋印的《韩熙载夜宴图》,曾拍出16万元的高价。

  当今的高仿印刷手段,已远远不止传统的木板水印与珂罗版印刷。广东方面,有深圳印刷行业的宣纸仿真国画,以分辨笔墨浓淡见长。上海美术印刷厂开发的超视觉辨认高网线印刷和中国印刷公司采用的电子分色仿真国画,也是名画复制品中的名牌。技术最精湛的,当属日本二玄社与台北故宫博物院合作开发的古画仿真胶印。

  在本届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上,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台上就挂出了二玄社的印刷品。一幅李唐的《万壑松风图》,笔墨纤毫毕现,气势磅礴,神韵流动。二玄社的限量仿古印刷品,在中国已不陌生。记者在琉璃厂的中华书局门前,就看到写着“内有新到二玄社印画”的牌子。可见其制品已受到一定数量买家的追捧。

  在这样的竞争之下,数码印刷异军突起,采用数码技术精确地将图像色彩再现到宣纸或丝绢上,充分利用材质的纹理质感,并以精微的彩色喷墨技术进行古画复制。上一届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上,展出了由文物出版社、故宫博物院紫禁城出版社及北京圣彩虹文化艺术公司联合出版的百册《中国历代法书精品大观》巨著,使公众看到往日难得一见的故宫历代书画珍藏。古代艺术和现代科技联姻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发掘出巨大的市场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