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父亲去世房产继承人有哪些

  房屋的产权人是父母,当老人去世后,如果生前没有立下遗嘱,则只能按民法典继承编规定的法定继承程序来办理房屋产权继承过户。

  我国法律规定,关于父母去世的遗产继承顺序,是按照第一顺序,第二顺序依次排列顺序继承。父母其中一方的配偶、其子女、其父母是第一顺序,第二顺序是父母的兄弟姐妹、父母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的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一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或者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的,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房屋属于遗产,在没有立遗嘱的情况下就是按此顺序继承。

  如果父母生前已经立了遗嘱,将其房屋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数人继承,或者捐献给国家等情况的时候,都应遵照该遗嘱执行。有法律效力的遗嘱继承必须是遗产人生前做过公证的遗嘱。

  在明确了房产继承的归属之后,那么下一步继承人可以到当地房屋产权登记部门和土地局,携带本人的身份证、户口簿、房产土地证、产权继承公证书办理房屋产权继承过户到继承人名下就可以了。

  要特别说明的是。房产的继承比较复杂,有些方面与其他的财产继承不同,房产虽然可以分割但这种分割是有限的,有时会出现由继承人共同继承的情形,如房产一定要分割时,可以采用作价分割。此时的房屋遗产是所有继承人的共同财产,房产的分割协议,需要每个继承人同意并签字方可生效。

  总结来说,父母去世后,其房产的继承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法定继承,另一种就是遗嘱继承。当父母去世后,房产继承人可以去房产局进行继承过户到自己名下。继承的房产没有营业税、个税和契税。

  正常情况下,法定继承是依照法律的规定,由继承人按继承顺序、继承份额进行继承。法定继承人是: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但是生活中总有一些特殊的存在,比如继子女、同居者等继承问题,具体可以按照以下标准执行:

  1、继子女与养子女具有相同的房产继承权

  继子女继承了继父母遗产的,不影响其继承生父母的遗产。被收养人对养父母尽了赡养义务,同时又对生父母扶养较多的,除继承养父母的遗产外,还可分得生父母的适当遗产。

  2、同居多年也享有配偶身份的继承权

  1994年后法律对以夫妻名义同居就有夫妻身份予以了否定。对死亡一方尽了较多义务的可以适当分得遗产,其享有的不是合法继承人的继承权,而是继承人以外的人,因互助产生的权利。

  3、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继承的遗产都是夫妻共同财产

  第一顺序的继承人是配偶、父母、子女,而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是第二顺序继承人,如果继承遗产是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的,那么就是第一顺序的继承人来继承,如果没有第一顺序的继承人的继承的,那么就第二顺序的继承人来继承。

  如果第一继承人继承,那么第二继承人就无继承权,而且同一顺序继承人的继承遗产份额平均分配,他们有一样的继承权,要是各继承人协商同意的,那么遗产份额也可不均等的。而对于一些丧失了劳动能力的,没有别的生活来源的困难继承人,他们在分配遗产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多分一些遗产。而和被继承人有一起生活的,或尽了主要的扶养的义务的,也可以在分配遗产的时候相对多分一些,反过来的就要少分一些或者不分。如果被继承人子女是比被继承人先死,那么这个被继承人的子女直系血亲也可来代替这个被继承人子女来继承遗产,不过也只是继承原本的被继承人子女可以继承的那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