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层面分析:P2P网络借贷的风险和监管
冰火两重天的背后,差别在什么地方?作为投资者和创业者,分别该如何识别和权衡其中的风险?笔者结合自己从事互联网金融法律实务的经验,择其要点谈谈看法。由于P2P网贷的基础知识在互联网上已经比较丰富。
一、P2P的中国特色
P2P发源于英国,在美国壮大,这几年在中国得到高速发展。从交易量上看,中国领先的几家P2P企业超过美国的Landing Club和Prosper只是时间问题。到2014年底,世界上最大的几家P2P网站很可能大部分都在中国。
如果仔细观察中外P2P的操作,会发现差别实际非常大,这种区别由不同的民间借贷环境所决定。在美国或英国,主流的P2P仅起到信息撮合的作用,风险由投资者自己承担风险,网站通常不会提供本息担保;在中国,平台仅提供信息中介服务、由投资者自己承担风险的P2P网站则凤毛麟角,普遍都会由其合作的担保公司提供本息担保。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国的信用评级发育不良,投资者无法仅通过网络上的信息判断项目和借款人的信用,P2P在创立之初,为了取得投资者的信任,只能提供担保。
从表面上看,中国的P2P是变相承诺刚性兑付的,即不管借款人是否违约,和P2P合作的担保机构都会偿还投资者的本金和利息。是因为“买者自负”的基本原则不被广泛接受,因此需要刚性兑付才能获取用户?还是因为刚性兑付导致无需投资者承担不利后果,因此“买者自负”无法成为主流?这可能是个“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
中国P2P的另一大特色是很多借款人来自于合作的小贷公司、担保公司以及其他非金融企业的推荐,即P2P把风险识别的部分工作交给了第三方合作机构。这一特色的形成和中国的金融管制有密切的关系:一方面民间借贷有巨大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小贷公司和担保公司都受到苛刻的政策限制,就借道P2P来满足借款人的需求,而P2P也可以批量获得经过审核的项目。小贷公司、担保公司通过P2P利用他人的资金给自己的客户提供贷款,收益和风险都随之放大,这也是理解中国P2P风险的一个关键点。
二、P2P的法律风险和商业风险
前面已经提及,本息担保现在几乎变成中国P2P网站的“标准配置”,否则很难吸引到投资者。但众口一词的承诺在借款人违约时是否能真正做到?还是要具体考察P2P网站的实际法律风险和商业风险。
1、P2P与非法集资
非法集资是P2P的主要法律风险。首先需要明确,非法集资并不是一个单一的罪名,根据司法解释,《刑法》中涉及非法集资的罪名有以下六个:第160条的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第176条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第179条的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第192条的集资诈骗罪,第225条的非法经营罪。
而在P2P运营过程中,可能涉及的主要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非法经营罪、集资诈骗罪。
目前设立P2P网站并不需要专门的金融牌照,因此只能从事信息中介的工作,而不能主动吸收存款。如果P2P平台先以自身名义归集资金,再寻找借款对象或决定投资目标,产生资金池,就有可能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其中,资金转移是否先于投资行为的发生是判定的关键。
而P2P平台大部分不具备“融资、理财”的经营范围,如果跨越信息中介的定位,直接参与到借贷关系链条中,甚至从事融资担保,则有可能涉及“非法经验罪”。
如果P2P发布虚假的借款标的,或者采用“以新还旧”的庞氏骗局模式,甚至捐款逃跑,都可能构成“集资诈骗罪”,这也是相关罪名中性质最为恶劣、危害性最大的。对P2P网站来说,设计各种机制验证审查借款项目的真实性,既是其业务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又是法律提出的要求。
不构成非法集资,是P2P经营的底线。其实只要经营者遵循真实交易和信息中介的原则,就不会触碰底线。
2、P2P的违约风险
笔者接触的P2P公司,在借款项目的筛选上各有特点,有的有庞大的线下团队负责审核借款人的资料,有的通过合作的小额贷款公司,有的通过供应链数据来判断项目的风险。这些风控方法既有非常传统的接近银行的审核机制,也有基于大数据(或称数据挖掘)的分析方法,业内领先的公司通常将二者结合。
但不管各家P2P网站如何强调其坏账率低,随着成交额的扩大,违约是一定会发生的,只是时间早晚和比率问题,这是借贷行业的基本规律。借款人出现违约行为是不可避免的,所不同的是,如果借款人不能偿还贷款,投资者是否能获得补偿。由第三方担保公司来承担本息担保,看起来很有保障,但如果坏账大面积发生,以担保公司的实力也无法完成兜底的责任,还是要由投资者承担风险。如果P2P平台上的项目主要集中在特定地域或特点行业,缺乏风险分散和对冲,则在经济环境发生变化时,有可能发生“火烧连营”的连锁反应。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对于目前很多P2P网站宣称的极低的坏账率,笔者持有一定的怀疑态度,第一是因为这些数据缺乏第三方的验证,另一方面是绝大部分P2P网站的成立时间都不长,并未经历外部经济环境波动或是“黑天鹅事件”的考验。
3、P2P的道德风险
P2P行业本来提供的信息中介服务,但由于整个行业资金的来源和去向不够透明,很多P2P网站的运营者截留、挪用了投资者的钱,对借款人和投资者都是巨大的风险。P2P不能超越中介地位,拥有中间账户资金的控制权,是防范道德风险的重要手段,也逐渐成为业界共识。
4、P2P的信息泄露风险
很多P2P平台往往要求用户上传自己的个人信息,这其中包括姓名、电话、住址、支付账户等隐私信息。如果P2P网络贷款平台没有对客户的个人信息做好保密措施,那么将极易造成个人信息的泄露。根据公开报道和笔者的了解,P2P由于掌握了重要的个人金融信息,遭受黑客攻击的几率要远高于其他互联网公司,有一些P2P网站甚至被迫要定期向跨国黑客组织交纳“保护费”。从这个角度上,在P2P领域创业的技术门槛也越来越高。
对于有经验、够警惕的投资者,上述所有的风险都不难判断,但如何权衡则是另一回事,笔者并没有具体的建议,因为投资本身也是一个风险识别和风险定价的过程。是挑选知名度高、比较正规但收益率偏低的P2P,还是挑选收益率高但看起来不够安全的P2P,主要取决于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高收益和高风险不能“鱼和熊掌兼得”。
而对于P2P行业的创业者而言,笔者则建议在项目启动前就系统研究上述风险,并找到合适的人才填补短板,否则不仅企业的经营不可持续,个人将来还可能要承担法律责任甚至是刑事责任。和普通的互联网创业相比,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创业的风险也更高。
三、P2P可能面对的监管
其实对于上面这些风险,监管机构也早就有所察觉,并可能在不久之后推出明确的监管政策(目前人民银行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加紧制定《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很多人认为P2P目前完全缺乏监管,这并不准确。首先金融监管部门已经有一些明确的风险提示,尽管并不是法律,但已经表明了态度;其次,监管机构以往关于非金融机构行为的界定仍然是适用的,违法行为不会因为和互联网结合而自然得到豁免。
早于2011年9月,银监会办公厅就专门下发了一个《关于人人贷有关风险提示的通知》。这份文件实际承认了P2P的合法性,但同时也提示了包括影响宏观调控效果、易演变为非法金融机构、业务风险难控、不实宣传影响银行体系整体信誉、监管职责不清法律性质不明、信用风险高贷款质量差、开展房地产二次抵押业务存在风险隐患等七大风险。应该说,这些风险提示都是有道理的,在不够规范的P2P平台普遍存在。这些风险严格说也不是P2P本身的风险,而是民间借贷和互联网结合后更容易把风险放大。
在2013年后,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的官员在公开场合多次提出了P2P的监管原则。在专业人士看来,这些原则尽管在表述上略有区别,但并没有创设新的规则,都是对已有法律规定的重申。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经营底线,大致可以总结为:明确平台的中介性质,明确平台本身不得提供担保,不得归集资金搞资金池,不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更不能实施集资诈骗。相信这些原则,在未来的正式意见中也都会得到体现。
笔者接触的多位P2P平台的创始人,其实也都希望监管部门在充分理解行业差异性的基础上适度加强对行业的监管,主要通过政策划定底线、减少不确定性,也起到投资者教育的作用。如果从业者都是不考虑风险控制,先用较高的回报率、较低的投资门槛把用户“忽悠”过来,在出现大量坏账后又一跑了之,对整个行业的声誉会有很大伤害。与其先混乱后整治,大家一起面对过于严厉的监管风暴,不如通过自律,逐步建立行业最佳实践,给监管层和投资者更多信心,由市场来起到筛选的作用。